名言荟萃旌旗蔽日豺狼不敢入塞垣
唐朝诗人武元衡的《幕中诸公有观猎之作因继之》中的名句“旌旆遍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场景象,也蕴含了深刻的军事智慧。根据史料记载,这首诗出自唐代初年,武则天时期的一位将领在与突厥作战后所写。诗中的“刀州城北剑山东”形象地展现了边境地区的险峻和兵力部署,“甲士屯云骑散风”则显示了军队的整齐纪律和机动灵活。
这两句接着出现的是“旌旗蔽日,豺狼不敢入”,这里的“旌旗蔽日”意味着战争已经开始,双方都竖起了标志性的旗帜,使得太阳被遮盖无法直视。而接下来的“豺狼不敢入塞垣空”,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情景,即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即使是凶猛如豺狼也不会踏足于无人守护的大塞垣。这正反映出当时边疆地区的情况,那里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同时也体现出了当时边防军民对外来侵犯力量保持高度警觉和坚定的防御意志。
此外,在诗中还有一段关于远雁、啼猿以及避弓的情节,它们虽然看似平淡,但实际上也是对战争环境的一种描述。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也不例外,都会因为战争带来的恐慌而变得紧张或逃离,从而构建了一幅完整的人物情感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情景。
最后一句“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的字面意思是为了报答那些跟随自己战斗的人们,而燕然未勒莫,则指的是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放弃战斗。这句话传达了一种英雄主义精神,即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也要坚持到底,不让身后的同伴失望。
总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情节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古老时代,一览边关烽火连天、兵马相争、胜负悬殊的心理状态。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宝贵历史资料,为我们提供了解唐代军事文化及政治生活的一线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