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参与席勒的对话
窦参,字时中,唐朝的一位著名大臣。他出生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秦都区西北),是工部尚书窦诞的玄孙。由于家世显赫,他能够顺利地步入仕途,最终成为御史中丞。在他的工作中,窦参以其精通法律和政治的能力受到推崇,他在处理事务时“为人矜严悻直,果于断”。
然而,由于他的权势与贪婪,在唐德宗统治期间,他被提升为宰相,但他却因私心太重而遭到贬黜,被送往柳州。就在这时,宣武节度使刘士宁慷慨地赠予他五十匹绢料,而湖南观察使李巽则上疏揭露了他的不当行为,“交通藩镇”。德宗听后极为愤怒,并曾有杀害之意,但最终由陆贽的言辞得到了缓解,从而避免了他的处罚。
尽管如此,窦参依然未能幸免,他被降职至郴州别驾(总秘书长),不久又再次被贬至驩州司马。最后,在短时间内,他便接受了赐死的命运。所有他所拥有的财产、奴仆以及连头上的发簪,都被充公并送往长安。
通过对窦参一生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既有才华也有过失,这种矛盾性质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颇具争议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