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创业故事用有声书赚钱的耳朵商机发现者
2011年5月,央视播出《旗袍》,而“一路听天下”正准备推出有声书。热衷于将畅销书改编成有声读物的朱国勇,在央视热播剧中看到了新的商机。从穷学生到富翁,这位36岁的大男孩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
初出茅庐,在电台赚到第一笔
朱国勇出生在大庆市一个石油工人家庭。他20岁时考入黑龙江商学院,学习市场营销专业。学了一段时间后,朱国勇觉得应该亲身体验市场,他承认自己当时有些虚荣。在那个年代,上世纪90年代名片几乎是个奢侈品,一家公司可能只有总经理才会考虑购买。于是,他与一家名片社达成协议:对方免费印他的名片,只要他帮助销售。
小伙子通过努力和观察认为,要想增加销量,不应该等待客户上门,而应该主动推销。他带着样板去各家公司推广,并说:“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以为我是骗子,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上门销售的概念。当有人决定尝试货到付款且不收预付金时,有人决定尝试一下。”他的敢闯很快得到回报,名片销量直线上升,那时名片几乎成了身份象征。
然而一年后问题出现了,当其他公司模仿他的方法并开始销售同样的产品时,销量开始下滑。这一次,朱国勇把触角伸向二线城市、自己的老家——大庆。他发现,大庆只有一两家公司能接这个“技术活”,而且价格比哈尔滨高出一倍多。
机会再次降临在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的身上。朱国勇开始上门推广名片,每盒加工完毕后可以挣四五十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积累了30万元存款,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2000年,朱国勇进入广播行业,这也是日后的“一路听天下”事业起点。他走了一条捷径:借鉴单田芳旗下的一个广告公司模式,“他们用评书资源置换广播电台的广告,然后试图统一销售这些广告”。但是他意识到虽然模式好,但目标群体太窄,可以考虑制作畅销书有声版,以保证内容与时代同步。
就这样,由于制作畅销书有声版与电台节目做置换,他仅用半年的时间就和五十多个电台合作,并开设了栏目《畅销书场》。不过他很快又发现问题,即使每个电台只给予几分钟 广告时间,也无法达到长期、高频率播放的问题。但是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让他专注于如何设置更好的内容流程。
2006年6月,他迎来创业以来第一笔大单,在电台赚到了100万。这让他意识到了改变传统阅读方式的重要性,从纸质图书转向车载有声图书,将为工作忙碌的人们提供一种新颖、便捷、个性化服务。而这种服务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少社会名流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用耳朵“阅读”变得非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