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古诗大全300首序言
在我所闻之世,人们常以为诗人生于贫穷而终老于无闻。然而,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世间流传的诗歌,大多出自古代那些生活困顿的人们的笔下。凡是这些士人,他们都怀揣着自己的全部,但却无法将其施展于世,因此他们往往选择放纵自己,在山巅水涯之外,将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景物作为写作的对象,常常探寻它们中的奇特之处。在内心深处积累着忧思感愤的情绪,而这份情绪往往被表达为怨恨和讽刺,以此来抒发羁臣寡妇的心声,而写尽了人情之难言。
盖然越是贫穷,就越显得工巧。这意味着非但不是诗能造就人的穷困,更可能正是那些遭遇逆境的人才会有更多创作出来的作品。
我的朋友梅圣俞,从小便因家境优渥而得以补读入仕,屡次考取进士,但总是在官府的手中停留不动,长期困顿于州县之间,他已经五十岁了,还在为他人当书吏,郁积已久,无缘奋身立业。他家在宛陵,我曾听说他从小就练习诗词,对长辈来说他的口语也令人惊叹。长大后,他学习六经仁义,并致力文章,其风格简洁古朴纯粹,不追求苟且迎合世俗。他虽然名气不大,却只知其一无余。
然而时光如梭,没有智者愚者的区别,说起诗歌必定指向梅圣俞;梅圣俞本人也认为自己未能成就,便乐于用诗来表达自己,所以他的整个人生所作的大多数都是些诗歌。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有才华,却没有哪位上层人物去提拔他。如果能够让他的作品得到朝廷的青睐,用以赞颂大宋功绩,为清庙增色,或许还可以追随商、周、鲁时代那样的作者,那岂不是壮观至极!奈何,他终究未能脱离贫穷,只好把精力放在描写虫鱼草木上,以及那些羁愁感叹的话题。而世间的人只欣赏他的技艺,不明白他早年受尽苦难,将要老去的事实!
可谓不值得啊!梅圣俞有许多作品,但是并没有整理收藏。他的妻弟谢景初担心太多容易丢失,因此选出了从洛阳到吴兴期间所作的一些作品,共十卷。我曾经非常喜欢梅圣俞的诗,但又因为不能全集收藏,便高兴地看到谢氏能够分类整理,这让我感到很开心,便亲自序言并收藏起来。十五年后,当梅圣俞病逝于京师时,我悲痛欲绝,也因此撰文铭记他,并再次索取家中的遗稿,最终找到了超过千首以上的散曲,并与之前保存好的三百七十七首合编成十五卷厚重著作。我只能叹息地说:“我对梅圣俞的理解已经详尽,不需要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