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女在快递单上挖掘金矿大学生创业故事简述物品的价值重估
闯荡成都,垃圾桶边发现商机 今年23岁的郭星,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川妹子。也许是小时候警匪片看多了,她做梦都想当一名威风凛凛的女,练擒拿格斗和射击,开着警车抓坏人,多带劲啊!所以长大后她就报考了四川德阳市的一所警官学校。尽管平时的成绩很不错,但大学毕业后因为种种原因,女孩未能如愿成为警察。2012年夏天,她便来到成都,想在这个大都市里干一番事业。
在大学里,郭星曾在业余时间帮同学经营过淘宝店铺。她们为卖货,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不仅忙到很晚才睡觉,还要用手机挂旺旹处理事情。虽然她们赚了点钱,但郭星通过冷静思考发现,这样的生意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网上商场竞争激烈,而传统商品买卖市场已经趋向饱和。她们即使拼命做,也只能赚些零花钱,不可能做到顶尖。这促使郭星开始留意尚未开发的市场商机。
6月的一天,她找到第一份工作,为一家公司散发广告宣传单。当她看到路人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而把多张广告单派发给同一个路人,并将没有发出的传单随手丢进垃圾桶时,她突然灵光一闪,就想到了当下最流行的网上购物。在快递公司员工面前,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和居民区,有几亿喜欢网络购物的人,每年花费数以万亿计。如果把广告印刷在快递公司的快递或送货单上,那么至少可以保证有两个人能看到或阅读广告。
最关键的是,这样既不会让客户产生反感,也能自然地加深他们对宣传内容的印象。“你想啊,那些帅哥靓妹们在接收包裹的时候带着愉悦的心情签收,再加上这份美好的心情与广告内容相结合,就是最佳营销效果。”
当天晚上,郭星找到中学同学胡雪梅:“反正现在好工作都比较难找,不如以此思路作为创业点子,再召集几个女同学,我们一起尝试创业怎么样?”胡雪梅觉得这个创意很不错,便聚集了一群朋友,一起组建了一个由10多人组成的小团队,他们决定专注于打造一种新颖、具有创新性的“快递单广告”。
不久之后,这支团队成功租了一套民房,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他们构建起了一条新的产业链和营销模式。一名骑车奔波于繁华闹市另一名则坐在电脑前寻觅客户。这支90后的大学生们有的坚持下来,有些选择退出,但最终,他们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半个月过去了,他们仍然处于艰难阶段,但他们没有放弃。一位销售休闲零食企业老板听说他们的事迹,对这种新颖方式感兴趣,最终成为他们首批合作伙伴之一。
2012年7月初,当这位老板主动联系时,他表示投入8000元购买两个广告位,这笔钱成了团队最初的资金来源。此后,该项目迅速发展,一名房地产开发商甚至出资3万元参与该项目。他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却惊喜地发现楼盘参观者增加许多,其中很多是白领青年,最受欢迎的是小户型房间,即便如此,他依旧继续支持该项目,并将其作为重要营销工具之一。
由于这种非典型式样的推广方式,让中老年人感到矫情而轻视,而80后、90后的青少年却被吸引得无法自持,因此它展现出了代沟心理效应的一个侧面。此外,它持续时间更长,可以让潜在顾客反复查看信息,从而影响决策过程,使得这种形式更加有效。
至2012年的7月份,此计划已经取得显著成功,被更多商家青睐,并且逐渐赢得良好的口碑,其价值被证明远超原先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