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凭借非凡毅力顺势而为从农村采摘竹子到开设西餐厅的传奇创业故事在自然的怀抱中绽放
徐州工程学院的学生,彼得(Peter),凭借他那不屈的意志,从编织竹筐到开设西餐厅的传奇故事,在自然的怀抱中绽放。1981年出生的彼得,原名叫罗宗华,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却能够在繁华都市中营造南美风情;一位手上长过老茧的竹编好手,却能为异国他乡寻觅乡味的老外烹饪出地道正宗的西餐。
生活上,他保留着一些农家气息:24岁结婚,26岁得子,比城里人先行数年;住房要租,交通靠走,生活配套与一些高级打工仔有些相似。“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想过那些奢靡的享受。”彼得日子朴实、简单,为人正直、热情。
事业上,他飞跃了田野超越了烦躁都市,他那股“洋”味脱俗而真诚:The Tex-mex Burrito、大使塔可卡尔邦、塔可、法嘿塔(菜名)在他手中玩得有张有度,从不为川人改良口味只为那股正宗地道的“西洋”味;句句字正腔圆的英语竟令人难以分辨出他是位初一辍学的小伙儿,与老外对话宛若同乡般亲热。
偶然,他小心翼翼问道:“你是否觉得我说话结结巴巴?”记者答:“你说英文可比中文要流利很多。”他微微一笑,黯然低头说:“我老婆也这样说的……”
对于成功,彼得解释很简单,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也许他还不明白,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是富贵世袭时代,是一个平民时代,是一个智者真者时代,更是一个英雄出少年时代。从这一点来讲,他那傻傻地、一笑验证了这个时代新定义。
怎知艰苦岁月
在与彼特交谈中,他虽有时语句断断续续,但交流也不算流畅,有时会给出一些经典的人生感悟。“如果你一直从事着扫地工作,你就不会觉得扫地有多艰苦了。只有有了变化,你才能回忆过去才知道那段时光是艰苦。”
12岁辍学编竹筐卖钱
他的家乡在资阳,我只念到初一便辍学。他家境贫寒,只念到初中学历后,就因为交不起学费辍学。当时彼德才12岁,用真金白银买了一把刀,然后偷偷去看别人编筐学习,不久就学会了一手自己做豆瓣筐卖钱。这次赚到的第一笔钱,让他的父母都惊喜连连。他曾用这笔钱购买了一些必需品,还有一部分用于当年的夏天购买衣服,以备未来可能的一场考试或其他需要穿着正式衣物的情况。
借来50元闯荡成都
拿到身份证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决定让小伙子去城市发展。在动员下,全家开始编竹筐,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收入稳定。随之而来的还有改变他们命运的一系列事件——加入职场成为打工仔,小小的心愿逐渐展现在大舞台上的梦想和追求之旅。在成都是,那个时候,每一次步入九眼桥的小巷,都仿佛踏进另一种不同的世界,对于那个时候的小伙子的内心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际遇命中的恩人
1997年,一位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外籍教师玛丽(Mary)成为他的转折点。她喜欢Peter帮忙并且教导她如何使用厨房设备,而Peter则通过观察学习各种西方烹饪技巧。不久,她邀请Peter参与她的私塾教学项目,并提供资金帮助他进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西餐技术。在那里,Peter接受系统化教育,并迅速掌握了墨西哥菜和牛排等多种国际美食制作技巧。此刻,一切似乎都指向更大的梦想——开自己的餐厅。而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即将毕业后的第一个目标是在Mary家的帮助下,在成都创办自己的西餐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