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乡村四月社会
我是刘商,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进士,官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我擅长文艺和绘画,以乐府诗见长。我的野史逸闻广为流传。
我在青年时期就表现出了很好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对文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在那个时代,我创作了一首名为胡笳十八拍的曲子,它在社会上非常受欢迎,儿童妇女都能背诵它。
我通过进士考试考上了台省作郎官,但我的兴趣却更多地集中在道术上。我对待道术认真到极点,每遇到道士,就拜他为师,并给予资助。我尝试炼丹服气,没有什么不努力和恳切的地方。但是我常常感到光阴过于短暂,身体也随之衰老。每天早晨开始工作如同车马疾行,一直持续到晚上才停止,但这份劳累辛苦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好处。
古代的贤人往往放弃世俗中的职位去追求出世的生活,他们大多数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而我已经完成了家庭责任,不再被世俗所束缚,有何不可远游呢?因此,我借口生病请求辞去官职,然后穿上道服东游,最终进入了广陵。
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卖药的小道士,他的药效非常显著,因此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当那位道士看见了我,他似乎看出了与众不同的东西,就停下手头的事物,将他拉上了酒楼,与我畅谈饮酒。他讲述的事情,从秦汉一直到历代,都像亲眼所见一样,让我印象深刻。我对他的尊敬程度就像是面对老师一样。
第二天,当我再次寻找那位小道士时,他仍然继续他的买卖,看着我的时候又更加高兴,我们又一次登上了酒楼,那个小药囊还是赠送给我的,同时他戏吟说:“无事到扬州相携上酒楼。药囊为赠别,千载更何求。”当夜色降临后,我才离开他,这之后,无论如何寻找,都再也没有找到过他,只留下一颗心充满疑惑。
后来,在打开那颗小葫芦里面的九粒药丸后,我按照他的指示吞服它们,不久之后感觉精神清爽,不饥饿,而且身体轻健、心灵清醒。这场奇妙的经历让我得以体验到了另一种生活状态,而最终成为了一名隐居山林的地仙,被周围的人称呼为“刘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