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与乌鸦的自然睡前故事6岁宝宝免费听
【凝溪】我,1943年出生于云南大理的白族人,出版了《凝溪寓言选》和《中国寓言文学史》等著作。
一
在克雷洛夫的《狐狸与乌鸦》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情景:乌鸦嘴里含着奶酪站在树上,而狐狸吹捧乌鸦歌声优美。结果,乌鸶高兴得一开口,奶酪掉到地上被狐狸吃了。这让我想起,在森林里的那棵树下,又发生了一场相似的戏剧——
二
第二天,当乌鸦再次嘴里含着奶酪站在树上时,我又见证了这一幕。当年的教训并未让她学乖,她还是接受了狐狸的吹捧。然而,这一次,她没有再上当。面对这个情况,狐狸意识到自己的方法不再有效,便开始夸赞:“您不但有一副漂亮的歌嗓,而且有着高度的艺术修养。”
这番话让乌鸦更加高兴,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失误。一开口,她嘴里的奶酪又掉到了地上。她后悔地说:“呀!吹牛拍马的人,手腕真多。”
三
第三天,当乌鸦重新拿到奶酪并站在树上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不同的心态变化。她已经学会了保持冷静,不管狐狸如何吹捧,都不会轻易动摇。在此之前,那只聪明的小动物曾经几次尝试利用她的智慧来保护自己,但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然而,这一次一切都不一样。面对狐狸的话语——“虽然飞鸟们和走兽们说您的嗓子比它们难听,不过我可不信。我真想为您辩解,可我又没有听过您的歌声,是不是很难办?” —— 乌鸿保持沉默,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她发现自己几乎要犯下同样的错误,只好强忍住冲动,将声音压抑下来。这是自知之明的一刻,也是我所理解的一种智慧。
四
经过这一系列的教训和反思,我明白了一点:真正了解自己的价值、能力,就能在任何环境中保持平静,无论是被夸奖还是遭受讽刺,都不会因为外界的声音而改变内心深处的情绪波动。我从这段经历中学会了独立思考,更珍惜自我认识带来的力量。而对于那些想要通过言辞影响他人的行为,我则持一种审慎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因为最终,我们都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内心自由与无畏自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