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王年苦圆作家梦名人的创业故事给我们的触动

  • 知识
  • 2025年02月16日
  • 名人的创业故事:从捡破烂到写作梦的30年苦圆 王继学,一个在青岛城阳区以“破烂王”闻名的63岁老汉,终于在2002年3月拿到了自己30年的心血作品——《末唐风雷》的1,000套书籍。这些厚重的书本散发着油墨香气,捧在手中,王老汉喜极而泣。 他的童年充满了磨难,从山东高密农村出生后不久,他就失去了母亲,因为父亲迫于生计到青岛学厨师,小他9岁时才跟随父亲生活。穷困的孩子早当家,他辍学后跟随父亲卖烧饼

破烂王年苦圆作家梦名人的创业故事给我们的触动

名人的创业故事:从捡破烂到写作梦的30年苦圆

王继学,一个在青岛城阳区以“破烂王”闻名的63岁老汉,终于在2002年3月拿到了自己30年的心血作品——《末唐风雷》的1,000套书籍。这些厚重的书本散发着油墨香气,捧在手中,王老汉喜极而泣。

他的童年充满了磨难,从山东高密农村出生后不久,他就失去了母亲,因为父亲迫于生计到青岛学厨师,小他9岁时才跟随父亲生活。穷困的孩子早当家,他辍学后跟随父亲卖烧饼、包包子维持生活。

解放后的1952年,小继学重新上学,但由于家庭贫困,一直未能完成全日制教育。他对文学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源自对一位姓周女老师无比依恋和母爱般的情感。在一次送给小继学新衣服时,他第一次喊出了“妈妈”的呼唤,并因此写了一篇短文《老师——妈妈》,并寄至《少年报》。

1960年毕业于青岛纺织专科学校后,王继学分配至青岛丝织厂工作。在这里,他继续追求文学兴趣,在夜大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并自修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然而,“红色恐怖”期间,他因坚决不揭发被指为反分子,被卷入无休止批斗之中,其名誉和党籍也被剥夺。

1979年的恢复令他决定谢绝回党委职务,而是回到车间做技术员。但即便经历了人生的低谷,“破烂王”的热情对于文学丝毫未减。他开始撰写长篇小说,以黄巢为主角讲述农民起义的一段历史,这部作品最终成为他毕生的心血成果之一。

十多年的艰辛劳动与创作之后,《末唐演义》初稿完成。这部100万字巨著经过多次出版社接触,最终遭遇了连续失败,但这并没有阻挠王继学的心志。在1993年退休后,他们夫妻二人更是加倍努力收集废品,以支持自己的出版计划。而就在此刻,也许有人会问:“从捡破烂到写作梦,是不是有些痴狂?但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那份执着让这位‘破烂王’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