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老板的创业故事分享从零到英雄的IT公司征程
我,一个仅仅20岁的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专业2007级学生,就已经被人称作“学生老板”。在大三的时候,我创立了自己的IT公司,尽管只是刚起步,但我的公司已经实现了每季度60万元的收入,而我的个人月收入竟然超过2万元。记者来采访时,我正忙于准备期末考试,还要赶到红旗河沟一家公司洽谈业务,所以我不得不连喊:“能不能换个时间?”
经过记者的努力,我终于抽出半小时的时间接受采访。在这短暂的对话中,我聊到了全委会《决定》中的十件民生“大事”,并对此表示了赞赏。我认为,如果当初有这样的政策支持,那么今天我的公司可能会更为辉煌。
自从初一学电脑,初二开始编程,我就一直是计算机领域的一名热情爱好者。而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软件专业,这让我的梦想得以迅速实现。大学第一年,我们和四位同学借了5万元资金,在校内成立了一家电子商务工作室,并且我担任负责人。虽然我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只能在寝室里办公,但我们的电子商城支持软件却赢得了市场认可。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小店经常亏损,有一次甚至进了一批18000元的服装,却卖出了几套。这次失败迫使我们将自己开发的源代码以25万元出售给北京的一家公司。虽然这是一次挫折,但它也教会了我们宝贵的一课。
两年的经验积累后,当我进入大三时,我再次尝试创业,这一次成立的是名为“七腾”的信息系统公司。我现在负责多个项目,从金融业、零售业到传统制造业和政府部门,都有着丰富的合作案例。此外,“七腾”已成为学校附近知名企业之一,每季度都能创收60万元以上,个人月收入超越2万元。
尽管目前我的事业看起来很成功,但是回望过去,我仍然感到有些遗憾。我曾经开发过一个非常优秀但最终卖出的电子商城软件。如果当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许现在我们已经成为了重庆地区的一个京东。但即便如此,这段经历还是让我深刻体会到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比如缺乏资金和难找合适项目。不过,现在市里的政策对于微型企业提供更多财政税收方面的补贴,让这种情况变得更加容易解决,使得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变得更加光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