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下的工厂创业故事夸父团队的成长之旅
数据驱动下的工厂创业故事:赵亮的成长之旅
在3年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三学生,带领同学们成立了“夸父”公司,梦想着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开辟一片天地。如今,他已经获得了一家公司的资金支持,并正筹备建造一个总投资高达28亿元的第二代非晶硅电池制造基地。他——赵亮,从河海大学商学院毕业还不到一年。
“和青春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本钱”
2006年9月,在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上,赵亮作为志愿者,为美国、德国几家太阳能公司翻译。在与这些企业交流时,他了解到当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应用领域大多空白,这种想法瞬间萌生:使用太阳能蓄电池来充作电动玩具或装饰品,不就是最直接的商机吗?
圣诞节临近时,赵亮决定从“太阳能光纤圣诞树”开始,用它开拓市场的大门。他的构思吸引了8位同学,他们迅速组成了一个团队,将自己命名为“夸父”团队。
9个“夸父”成员悄然找到了教室,买下市场上的各种干电池光纤圣诞树,将它们拆解研究。一株太阳能光纤圣诞树在短时间内就被他们成功研发出来。这株树梢散发出星星点点的光芒,让整个教室充满欢声笑语。
初战告捷让我们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赵亮告诉记者,要把这个创意产品变成商品,他们于2007年1月自筹10万元成立了“夸父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研发销售太阳能光纤圣诞树等产品。
然而,在市场考验中遇到重重困难。由于美国芯片供应商问题加上资金链断裂,“夸父”很快陷入困境。毕业后,“夸父”成员各奔东西,只有赵亮坚持到底。
“我曾经以为失败意味着结束,但安文老师让我明白,没有失败只有更好的机会。”他表示,由于频繁遭受打击,有几次他也产生放弃念头,但每一次都因安文教授指导而站起来,最终获得投资基金支持重新拥有了创业机会。
张欣负责撰写产品英文说明并与国外客户联系,她凭借过硬英语水平和综合能力,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读研,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而对于那些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的人来说,这些经验对他们未来的竞争力提升同样重要。”
随着时间推移,赵亮管理经验、营销水平以及对市场把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每一次失败都是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现在回看过去,那些挫折不再是障碍,而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阶梯之一。”
Zhao Yong 在文章末尾强调:“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一旦放弃,就没有任何希望。但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最后由安文教授补充道:“大学生要避免虎头蛇尾,即使面对困难也不要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正确方向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