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典故与来历中国民间故事手抄报之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民间故事的手工艺术展现

  • 知识
  • 2025年01月31日
  • 端午节,华人文化中的盛事,以初五日为佳,同春秋两大节并称。其名“端”,乃初也,“午”则指五月,与“五”声相近,故又称之为“端五”。月日同数,重九之意亦相同。古时以午时为阳辰,因而有“端阳”之称。在北京一带,则被称作女儿节或五月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广流传者是纪念屈原的事迹。这位屈原,是楚怀王时期的大臣,被深爱与信任。但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因嫉妒生谗,将其诽谤离间楚王与屈原关系

端午节的典故与来历中国民间故事手抄报之美端午节的传说与习俗民间故事的手工艺术展现

端午节,华人文化中的盛事,以初五日为佳,同春秋两大节并称。其名“端”,乃初也,“午”则指五月,与“五”声相近,故又称之为“端五”。月日同数,重九之意亦相同。古时以午时为阳辰,因而有“端阳”之称。在北京一带,则被称作女儿节或五月节。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广流传者是纪念屈原的事迹。这位屈原,是楚怀王时期的大臣,被深爱与信任。但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因嫉妒生谗,将其诽谤离间楚王与屈原关系,最终导致被放逐。面对楚国危亡局势,满怀悲愤的屈原,在写下《怀沙》后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去世后,其忠诚和牺牲引发了百姓的深切哀思,他们涌向汨罗江边祭奠。而渔民在江中撑船打捞尸体,并将粽子、鸡蛋等物品抛入江中,以喂养鱼虾,不让它们吃掉尸体。此外,还有人倒入雄黄酒,以驱散蛟龙据说水面浮出昏晕的蛟龙,一片衣襟沾于龙须上,人们将其拉岸抽筋,用来防止毒蛇害虫伤害孩子们。

自此,每年五月初五,这些习俗得以延续:划龙舟、食粽子、饮雄黄酒,以及在这一天插菖蒲或艾草门前,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及其精神。不仅如此,这一天还常被视作一个庆祝生命和健康的小小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