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青年在社会风云中开奶茶店的创业故事

  • 知识
  • 2025年01月30日
  • 我曾经是一个热爱戏剧的80后青年,父亲傅维伯是首都剧场的经理,我从小就跟随在他的身边,深深地迷恋上了那片光鲜夺目的舞台。记得第一次看《蝴蝶梦》时,我才小学五年级,那一刻,就决定要成为那个世界。我和几个小伙伴每天放学后都会在剧场东游西窜,我们甚至还会临时客串演员,在一些需要小孩的戏里出现。 我对戏剧的热爱不仅限于观赏,更有参与其中的一份子。我会钻到后台,用说明书认真签名;对那些道具充满了向往

80后青年在社会风云中开奶茶店的创业故事

我曾经是一个热爱戏剧的80后青年,父亲傅维伯是首都剧场的经理,我从小就跟随在他的身边,深深地迷恋上了那片光鲜夺目的舞台。记得第一次看《蝴蝶梦》时,我才小学五年级,那一刻,就决定要成为那个世界。我和几个小伙伴每天放学后都会在剧场东游西窜,我们甚至还会临时客串演员,在一些需要小孩的戏里出现。

我对戏剧的热爱不仅限于观赏,更有参与其中的一份子。我会钻到后台,用说明书认真签名;对那些道具充满了向往,尤其是《天下第一楼》的烤鸭道具,它们似乎触动了我的灵魂。在高二时,我开始在一些剧组当制作助理,这是我正式踏入戏剧界的小脚步。

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未来的合作伙伴赵淼,我们一起看戏,一起打杂,一场票可以拿十块、十五块。我们甚至还帮忙撒花,让空铁网里的花瓣如同雨一样洒落在舞台上。那时候,我们谈笑风生,小声评论着周围的一切。

2002年,当我参加大学生戏剧节的时候,与赵淼合作创作了一部作品《伊库斯》。它在北剧场演出三次,不仅引起了轰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带来的力量。但当时资金不足,所以并没有太多商业运作,只是一次美好的尝试。

毕业后的我先后进入北京儿艺和橙天娱乐工作。在儿艺学习如何与人相处,而橙天让我学会如何做合同、做账。这段经历为我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我离开橙天娱乐后,手头上的制作活越来越多,这让我意识到必须成立公司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于是,哲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诞生了。作为老板兼唯一员工,我负责从演员选定到导演搭班,再到给演员发钱,以及如何把钱花得恰到好处。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把公司雪球滚大。

2007年,当我担任监制的一部作品《达人未爱狂想曲》问世,它以“中国第一部真正的形体戏剧”著称,并且首映票房达到32万元。这一成功让我获得了一些投资者,他们主动找来想要投资哲腾公司。我因此能够扩大团队,加进4个“小弟”,他们成为了我的重要支持者之一。而现在,“哥几个跑起来喽”已经成为衡量公司景气的一个标准。

随着投资增加,我开始推出新的作品,如《东游记》,虽然商演8场基本上收回成本,但更多的是积累经验。而之后,《收信快乐》的成功也证明了我们的努力不白费,最终票房达到了34万元。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如何用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周转,以及怎样将公司雪球滚大。在社会这个复杂而竞争激烈的大舞台上,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也有无尽可能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