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昨夜风徐溥画楼西畔桂堂东
在那遥远的明朝,徐溥(1428-1499),一个深藏才华、谦逊不露的学者,他字时用,号称谦斋。他的家乡,在袱溪(现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的静谧山水间,那里生长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桂花,这些桂花似乎是天地赐予他智慧与美好的象征。
景泰五年的春天,他以一本书和一支笔,一举成名,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进士。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他一直追求卓越,不断攀登高峰,最终官至华盖殿大学士,是这个时代最有权势和影响力的人之一。
弘治五年八月到十一年的七月,他担任了当朝首辅,那是一个国家命运重组的时候。他手握大权,却从容自若,不仅爱护人才,更是倾注心血于国家之事。他的领导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稳定与希望,就像那常年繁茂的桂林,让人联想到坚韧不拔和永恒。
然而,当岁月流转,生命渐行尽头,他依然保持着那种超凡脱俗的风范,最终得到了“文靖”的尊荣。这份荣誉并不是他个人功绩的一部分,而是对他的无限敬仰。他的作品《谦斋文录》被后人传颂,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对徐溥品格的一个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