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裳者华其叶湑兮经典名句翻译
与解读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出自先秦的诗经《小雅·裳裳者华》,是佚名所作的一首写花写人的古诗。这首诗以鲜花盛开和绿叶茂盛为主题,通过对花的描绘来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欢愉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共四章,每章六句,结构相似,前三章重调。第一章起兴于“裳裳者华”,将鲜花之美形容得十分生动:“其叶湑兮。”第二章接着深入:“芸其黄矣。”这里的“芸”字,即“芸芸”,形容植物色彩浓艳,“黄矣”则意味着黄色的花朵已经成熟。第三章继续赞颂主人公:“或黄或白。”这里既有明亮夺目的黄色,也有洁白无暇的白色,这种丰富多彩的情景更增添了一份生机勃勃。
第四章则从侧面赞扬主人公,不直接描述他的外表,而是从他的人品和才能上下手。“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这两句话表达了君子的德行和才干,无论左右辅佐,都能适宜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后一句,“维其有 之,是以似 之”,总结了整首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赞美君子的全面能力,使人感到亲切而温暖。
此外,《毛传》中提到“我觏之子,我心写兮”的“我觏”字,有时也被理解为遇见,在这里指的是作者遇到了某位贤人,并因此产生了深刻的心理感受。这不仅说明作者内心对于这一人物充满欣赏,而且也体现出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在创作背景上,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周王赞美诸侯或者天子称赞诸侯等皇室成员。但不同的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看法,如朱熹认为这是朝于东都所作。而魏源则以为此乃朝于东都所作。此类争议反映出古代文学作品往往伴随着历史时代、文化背景及个人解读而产生多元化的解释空间。
综上所述,《裳裣者华》的这段文字展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趣,同时又蕴含着对人的尊崇与敬仰,是一篇典型的古代风格散文,它通过简洁优雅的话语,将自然景象与人性的光辉融合在一起,为后世留下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