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中的碧波荡漾如同王安石诗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都能勾起人们对美好时光的遐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虽然词不多,但风格高峻。
王安石出身于地方官家庭,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庆历二年(1042)进士后,他先后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鄞县知县等职务。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他还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
在熙宁年间,他提出了变法主张,并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熙宁三年起推行新法,如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他还立保甲法、市易法和保马法,以求国富民强。但是,这些改革也遭遇了一定的阻力和反对,最终导致他在熙宁九年罢相。
晚年的王安石退居江宁半山园,与朋友交往甚少。他曾自号半山老人,在此期间撰写了《字说》、《钟山日录》等作品,其中《字说》探讨汉字的结构与变化,而《钟山日录》则记录了他的生活琐事及政治观点。此外,他还著有《临川先生集》,包括一百卷诗文,被认为是苏轼、黄庭坚的先导之一。
元丰二年卒于六十六岁,有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他的文学主张核心是“文贵致用”,他认为文学应当服务于国家和人民,不仅要写作,还要参与政治改革。尽管他的一生充满争议,但作为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留下的作品仍影响着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