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故事分享绿豆饼的排队热卖背后
武昌中南路、徐东、青山沿港路、江岸利济北路、汉阳钟家村等绿豆饼店前,同样的排队现象令人惊讶。这是近年来继“掉渣烧饼”、“公婆饼”排队风之后,江城再次刮起小吃排队风。
不过,经调查发现,这排队的背后,竟有不少猫腻。顾客多系跟风购买。在中南路一家绿豆饼店,大多数顾客表示,他们还没吃过,但每次路过这里,都见有人排队。既然有人排队,那东西肯定好吃。
其实,绿豆饼如包子大小,面皮里包着绿豆沙,口味略淡,味道无甚特别。但这并没有阻止这些小吃店利用营销技巧吸引消费者。一些店铺除了打出“每人限购2斤”的招数外,还实行“限时抢购”。在特定时间段,比如周六和周日上午10点至12点,一些红豆饼会被推出销售,这种策略有效地增加了商品的紧俏感。
据一位从业者介绍,绿豆饼是纯手工制作的,从开始揉面、搓面、团馅到包成型,再到进入烤炉,没有40分钟出不来,而且每锅仅能供应四五个顾客。这也意味着供需矛盾极大,加剧了人们对这个小吃的追求欲望。而一些员工甚至故意成为潜在客户,以此来观察和记录消费者的行为,为后续改进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业内人士介绍,这种热卖现象归功于营销学中的“饥饿疗法”。所谓“饥饿疗法”,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制造供不应求气氛、激发顾客好奇心的目的。这种策略往往能够很快吸引大量关注,并促使人们急于体验这些产品,即便它们并不特别独特或高质量。
最后,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在某些时候,有的人甚至会成为售卖这一美食的小摊贩们的一部分,他们通过搭讪和宣传力挺自己喜欢的小吃,从而帮助其他商家扩大影响力。这是一种既巧妙又有效的手段,它使得那些原本可能只是普通食物的小摊场变成了热门景点,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也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