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创业故事背后的成功秘诀
在武昌的中南路、徐东、青山沿港路、江岸利济北路和汉阳钟家村等地,绿豆饼店前不时能见到长队排起的情景,这让人惊讶。这种现象在近年来成为了一种新的小吃风潮,类似于之前的“掉渣烧饼”和“公婆饼”的排队热潮。
调查显示,这些排队背后可能存在一些猫腻。尽管绿豆饼店并不大,只有20平方米左右,但顾客们多半是因为跟风购买,而非真正对这款小吃有兴趣。许多人表示自己还未尝过,但每次经过这里,都看到有人排队,所以认为它一定很好吃。
实际上,绿豆饼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只是一个包着绿豆沙的小面包而已,口味略淡,不具备特别吸引人的特点。但为了营造紧俏的氛围,一些店铺采取了限制购量和限时抢购的策略,比如只在周末上午10点至12点才出售红豆版本,使得这个时间段的人数激增,有时候甚至会达到三四十人。
从业者透露,绿豆饼是完全手工制作出来的,从揉面到烤制,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一锅只能供应四五位顾客,因此生产效率相当低。这也就意味着商品供不应求,这正是营销学中的“饥饿疗法”所要达到的效果,即通过调低产量制造出供不应求的情况,以此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欲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当晚上8:30时外面的行列已经散去,那里仍然有人趴在窗口等待,因为他们其实是店员或代理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可以直接了解到新客户的心理状态,并利用这一优势进行销售推广工作。
杜小姐是一名经常光顾这些小摊位的人,她曾多次买过绿豆饼。她说,当她在排队的时候总能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不断地向别人介绍绿豆的功效,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顾客,而是一名宣传人员,用一种巧妙的手段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