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和苏轼两代词人创作风格的不同选择
柳永与苏轼,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们分别生活在北宋初期和晚期。尽管他们生活的时期相隔甚远,但他们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宋词三百首完整版》中,就有许多作品是由柳永和苏轼这两位词人的。
柳永:轻松愉快的人生态度
《声声慢·青梅竹马事旧事》中的平易自然
柳永(约1042年-1119年),字子羽,是北宋初期著名诗人、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轻松愉快的人生态度,常用幽默、讽刺的手法表达对世间万物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淡然之情。在《宋词三百首完整版》中,有不少他的作品展现了这一点,如《声声慢·青梅竹马事旧旧》,其中描写他与女友之间的情感往来,充满了温馨与恬淡:
醉卧东风树下梦游长安,
黄昏后更无一人同行。
从此君王不复相寻,
一去千秋寒冷空。
《浊酒·相逢时难忘今宵何处觅?》中的豪放洒脱
另一方面,《浊酒·相逢时难忘今宵何处觅?》则展示了他的豪放洒脱的一面,这篇词通过酒精饮用的场景,将个人感情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起来:
山高水长夜未眠,
只愿君心似我心免。
浊酒一壶胜过千杯,
醉卧花丛谁言归家?
苏轼:沉思哲学家的深邃境界
《江城子·密州出猎》(又称《江城子·春夜喜雨》)中的意境广阔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末年的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他以其博大而开阔的心胸,以及深邃而哲理丰富的思想著称。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又称《江城子·春夜喜雨》)中,他就表现出了自己的这种意境:
天若有情天亦悲,
地久无力能长霜。
昨日入渤海边,
今日到蓟西门。
《清平乐·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哀伤抒发
在另一个作品里,《清平乐·赋得古原草送别》,他用最朴素的情感语言抒发了一段离别的情怀,这也反映了他作为文人的多重身份和内心世界:
送君千里,笑语半道;
问君此去几时还?
潦倒新舟破浪急,
独怜幽草涧边生Above,
即使汪伦不见君,便是浮云故乡圃。
总结:
尽管柳永和苏轼都是北宋时代的大诗人,但他们各自所展现出的艺术特色却迥异。前者以轻松愉快的人生态度为特征,而后者则以沉思哲学家的深邃境界闻名。这两位伟大的文学巨匠,无疑为中国文化贡献了宝贵财富,其中许多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仅在诗歌领域,而且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