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王质
王质,字华卿,太原祁人。他的五代祖通,是隋末时期的著名儒学家,被尊称为文中子。祖通的后裔福祚,终身担任蔡国的主簿一职。福祚生下了勉,他登上了进士的宝座,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获得高分,最终官至宝鼎令。在勉之后,又有怡,他在渝州担任司户,而怡之子潜,则在扬州担任天长丞。王质是潜家族中的第五代。
从小,王质就表现出了出色的志操和品德。他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梦想能够以自己的才华立于世界,并且希望能大力提升门庭若市的人数。他选择居住在寿春一带,亲自耕作,以养活母亲,同时专注于学习和讲授经典知识。这段时间里,他收到了众多学生,他们都来到他家门口求学。这让他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当年轻时朋友们劝说他:“你拥有华卿这样的才能,一定能够很快地取得显赫的地位和名誉,你何必过得如此辛苦呢?通过乡试可以快速成名,也能让你的家族声望大增。”但王质并没有听从他们的话。他向母亲解释了自己的想法,请她允许自己回乡参加乡试。
终于,在元和六年的时候,王质成功地考取了进士,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重大成就,也是实现个人理想的一步。此刻,他已经不再是普通的一个卖炭翁,而是一位有着光明前途的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