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仙人脚在社会中寻觅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仙人脚:老子与青牛的离别
在明光洪庙乡石门口南的石棚洼里,有块巨石,石面比较平整,在石面中央有一个二尺长左右、宽约八寸、深约一寸的大凹坑,形似脚印,脚印的五个脚趾头清晰可辨。这块大脚印被当地百姓叫做仙人脚,相传是老子李耳当年东来游说时留下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有个著名的学者李耳,他字伯阳,也称老子,是周王朝图籍掌管,一直苦心钻研道学,最终创作了《道德经》,认为万物生于道。
相传孔子到楚国游说曾上门向老子讨教过。周王朝衰败后,老子四处游说,传播他的《道德经》。他带着书童和竹篓,每日行不过五十里,每到一处借学堂讲道说德。在一次偶然的情景中,一只青牛因偷吃炼丹房里的银丹和金丹,被变成了一条青牛,而这次事件正是在浮山上发生。
多年之后,那只青牛又跟随着另一个人走到了同一个地方,却发现师傅们都已不见了,只好泪流满面而归。当它再次遇见原来的主人——老子,并且少了一本《道经》,因此被气得跺出巨大的足迹。而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仙人脚”,据说是由老子的步伐留下的一部分。最终,在一番交流后,两者达成了共识,即便要分开也依旧保持友谊,这段情感纠葛成为了民间故事中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