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夸父团队的创业故事

  • 诗人
  • 2025年02月07日
  • 《数据驱动:夸父团队创业故事》 在2006年9月的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上,河海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赵亮作为志愿者,与美国、德国太阳能公司交流。这个机会让他意识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他决定利用这一点创业,打算生产使用太阳能充电的电动玩具和装饰品。 与赵亮一起行动的是8位同学,他们组成了“夸父”团队。在教室里,他们研究各种干电池光纤圣诞树,最终成功研发出第一款太阳能光纤圣诞树

数据驱动夸父团队的创业故事

《数据驱动:夸父团队创业故事》

在2006年9月的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上,河海大学商学院大三学生赵亮作为志愿者,与美国、德国太阳能公司交流。这个机会让他意识到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他决定利用这一点创业,打算生产使用太阳能充电的电动玩具和装饰品。

与赵亮一起行动的是8位同学,他们组成了“夸父”团队。在教室里,他们研究各种干电池光纤圣诞树,最终成功研发出第一款太阳能光纤圣诞树。产品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然而,初创企业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加之外部环境变化,这家公司很快陷入困境。毕业后,“夸父”团队成员各奔东西,只有赵亮坚持下来。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并最终获得了一家公司的资金支持,以参与筹建一个总投资28亿元的大型第二代非晶硅电池制造业基地。

赵亮认为,大学生创业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也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他表示:“每一次失败都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至今,他对创业道路仍然坚定不移:“只要不放弃,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河海大学苏南经济研究所所长安文教授指出,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都较低,但关键是要有恒心:“只要创业团队在,这个项目不成功,还可以换另一个,终究会有成功的一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