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第一桶金在于勇敢尝试

  • 诗人
  • 2025年01月12日
  • 坐在我面前的余义成,刚刚从归来。这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2002届毕业生,谈及为何要远赴创业,坦言道:“当初,我是被内地淘汰的。” 2002年夏天,怀着初毕业时的满腔热情和憧憬,余义成来到一家在国内非常有名的预混料公司,被派到漯河市场做销售。虽然很努力,但50天过去了,他仍然没能完成每月4万元的销售任务,而3个月的试用期也在一天天逼近。 余义成明白公司需要的是一线营销人员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第一桶金在于勇敢尝试

坐在我面前的余义成,刚刚从归来。这名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2002届毕业生,谈及为何要远赴创业,坦言道:“当初,我是被内地淘汰的。”

2002年夏天,怀着初毕业时的满腔热情和憧憬,余义成来到一家在国内非常有名的预混料公司,被派到漯河市场做销售。虽然很努力,但50天过去了,他仍然没能完成每月4万元的销售任务,而3个月的试用期也在一天天逼近。

余义成明白公司需要的是一线营销人员,但自己的优势在技术服务,于是,他毅然决定退出公司另谋出路。

虽然是余义成自己主动退出,但他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失败感相当强烈。”他回忆说。

“畜产品价格高,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应该到那里看看。”不久,在当兵的老乡的介绍,激起了余义成对藏区养殖产业强烈好奇和美好向往。

“年轻人该闯就要闯闯。”父亲坚定的话语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当年12月,余义成带着2000多元的个人积蓄和简单的行李,去了拉萨。

2003年春节前夕,当人们奔走在回内地的大路上准备与家人欢度佳节的时候,余义成正在拉萨四处奔波、考察心目中的创业项目——养兔。他的决心来自于对藏区特殊经济环境下的深刻理解。在拉萨养兔有独特优势:利润空间大;餐馆供应销路不用愁;社会秩序良好;养殖场基础建设投入较小。虽然拉萨当地养兔的人并不少,但多数只是菜农或者家庭散养,没有形成规模化。而为了支持他的创业梦想,从信阳赶来的父母亲拿出了卖掉家中宝贵物品所得钱财,为子弟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通过艰苦奋斗,一分钱掰成了两半花,从旧货市场买来生活用品和搭建兔舍基本材料,从菜农那里购买已经适应高原环境种植好的种兔开始了规模化饲养工作。他不得不亲自研究如何从网上订购预混料、豆粕、疫苗等必需品,以及如何克服进藏物流上的难题,以确保他的业务顺利进行。他逐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手段,与外界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都为后续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时间推移,并且因为专注于技术服务以及务实吃苦精神,使得他的规模化饲料生产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时,在拉萨市餐馆里需要新鲜活兔供餐,而这些通常会从外地空运而来的活兔因气候变化导致死亡率较高,因此正值其巅峰时期。这种情况使得原本由其他地方提供的一些水果蔬菜转而选择优先购买本地产出的肉类食品,其中尤以新鲜活兔最受欢迎。此举让留意这一细节的人们称赞:“小余没有鸡鸭鱼肉,那你就困难了!”

经过几年的努力,不仅证明并验证了他的选择,而且让他拥有了一笔可观的小额投资,即第一桶金。在此后的岁月里,由于经验积累与不断学习,他又将视野拓展至林芝地区,并决定涉足鸡类饲养领域。一切都是基于对之前经历总结后的理性判断,其结果同样令人瞩目的成功案例之一,它反映出一个真理:只要勇敢尝试,只要踏实干净,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无论这份天空广阔还是狭小,都充满可能,是可以自由翱翔的地方。而对于那些还尚未发现或探索自身价值之人的朋友们来说,我们相信,他们也能够像我们一样,在一次次尝试中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光芒,让生命更加精彩绚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