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下的修睦
在唐朝末期的动荡年代,僧人修睦(?—918年)以其深邃的诗才和独特的生活态度,在庐山担任僧正职位。他的诗友圈中,还包括了贯休、齐己、虚中和处默等大师。在那段光辉灿烂的时代,他与这些同道中人一起,共同书写着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篇。
当昭宗统治时期,即光化年间,那些充满智慧与热情的声音,被赋予了更多的舞台空间。修睦不仅擅长近体诗,更以其对僧侣生活细腻描绘而闻名遐迩。他用笔触勾勒出那些静谧又充满哲理的小院落,让后人的心灵得到了深刻共鸣。
然而,就如同那座江南水乡一样,美丽背后藏着无穷风雨。五代初年,当吴国征兵之声在远方回荡时,修睦应召赴金陵。这次旅途可能带给他新的灵感,也许是更加丰富的人生经历,但最终,他还是在朱瑾之难中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尽管《东林集》今已佚失,但修睦留下的足迹,却依然印刻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上。他的故事,如同一抹淡淡的心香,一种宁静而坚定的信念,在岁月悠悠之后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大智大勇与无尽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