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斜春未老最简短的人生格言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出自宋代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
听赏背忆:
公元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这首词为双调,比原来的单调的《望江南》增加了一叠。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下片写情,与上片所写之景,有着紧密联系。“寒食后”,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可开始扫墓归乡。但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上两句曲折有致,是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的思念之情。
全词围绕“超然”二字展开,最终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这首词从自然美中抒发深沉的情感,是典型的人生哲理体现,也是文学艺术上的高峰。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暮春。在这一年的暮春,一场大雨之后,全城都被蒙上了浓厚的大雾,使得人们难以分辨彼此,更别提远方的事物了。而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数的人们的心灵也变得更加迷茫,不知何去何从,只能静静地等待着那一天,当他们能够再次看到蓝天白云的时候,他们的心灵也会得到释放,那是一种无比自由和解脱感,而这种感觉正如同这首诗中的描述一样:
"楼阁横七竿,一夜雪重霏霏。
遥知兄弟登高处,对雪涌成一海。
胜友让他 Viewing Flower in the Garden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问平生功业,如今几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