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吟诵歌德诗句回响在静谧的夜晚中
我,卢照邻,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同被誉为“初唐四杰”。在年幼时,我展现出了超凡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赏识和提升,一直到都尉这个职位。但不幸的是,我患上了“风疾”,迫使我不得不辞去官职。孙思邈医师曾经悉心治疗我的病情,我问他:“高明的医学能够治愈疾病吗?”他回答说:“天有四季五行,寒暑相继,每种气候都有其规律。人的四肢五脏也有一觉一寐,一进一出,都与自然界相呼应。”虽然我仍试图成为门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风疾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双脚萎缩和一只手残废。我买了几十亩地,以养老为目的,但最终因疾病带来的痛苦,我决定与家人告别,并投入颍水自尽。在那一年,他的师父孙思邈也逝世,因此有人认为我是为了追随我的师傅而离开。
作为诗人的我擅长歌行体,有意境清晀、明快之作,被后人赞誉为“人间才杰”。我的代表作《长安古意》流传至今,是初唐诗中的一篇名篇。然而,它仍然保留了一些六朝诗风的痕迹。我曾出版过《卢升之集》七卷,以及《幽懮子集》七卷,《全唐诗》收集了我的两卷作品。傅璇琮还著有《卢照邻杨炯简谱》。
据史料记载,我生于约635年左右,卒于约689年左右,但具体日期并无确证。我出身望族,从小便读书学习,小学及经史,对文学充满热情。在当时担任典签期间,因博览群书而受益匪浅。一考期满后,我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那里,即便遭遇狱事,也得以友人的帮助免罪。不久之后,由于风疾缠绵不愁,再次改任太白山居住,在那里服用丹药却导致手足残废。
最后,在阳翟具茨山下购置数十亩田地,为自己建造住宅,并预备坟墓,偃卧其中。在这段时间里,“自以当高宗时尚吏,而己独儒;武后尚法,而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又屡聘贤士,而己已废”(《新唐书·本传》)。由于生活中的挫折以及长期的健康问题,最终在亲属面前道了别,便投入颍水自尽。当年的秋冬,或许是我生命中最悲哀的一刻,也或许是对生活的一次彻底解脱。
至今,在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河溪西岸,有着属于我的墓冢,那座高大的墓碑,如同纪念过去岁月一般静静立在那里。而那些未曾见面的朋友们,却依旧通过文字与历史,将我们的故事继续讲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