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这位女作家又能写出什么样的佳作来呢
关于宋玉的生平,历史上众说纷纭,至今难以分晓。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提到宋玉是屈原的弟子。这外,还有《汉书》、《韩诗外传》、《新序》、《文选》等著作中零星提及,但多为后人所加。
宋玉出身卑微,却曾师承于屈原,并且仕途不顺,这一点大致可信。在《汉书·艺文志》中,他被记录为创作了16篇作品,但现在认为只有《九辩》这篇是确实出自他的手笔,其余均为后世伪作。《九辩》的风格低沉,却透露出对国家前途忧虑,全诗借秋景抒情,其情景交融最受赞誉。
虽然许多作品的真伪存疑,但作为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宋玉和他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者的创作。在形式上,《九辩》的写法更接近汉赋,是一种从屈原骚体赋过渡到汉赋的桥梁工作。
关于他的年表,有一些文献提供了可能的情形,比如公元前298年他出生于宜城南郊腊树村;公元前291年时随着10岁大的少年身份跟随屈原去鄢郢;公元前284年五国灭齐时杀齐王,当年的春天,他17岁时因战乱失去主君;公元前282年春季,被推荐成为文学侍臣并升任大夫,在此期间完成了一些重要的文学作品;到了晚年,他继续留下几篇著名的赋,如“讽”、“风”、“对楚王问”,最后在老境下撰写了“招魂”。
然而,对于他的墓冢位置,也存在争议,有五处说法,其中是否真的有一处是真正埋葬其遗体,则需进一步考证。此外,一些碑铭中的信息也引发了学者的讨论,不同版本之间存在差异,这使得确定宋玉故里的确切地点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