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雾江云引暮愁行吟坐啸独悲人生经典语录大全
秋日杂感(行吟坐啸独悲秋)赏析
陈子龙的《秋日杂感(行吟坐啸独悲秋)》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明朝末年国难与个人命运的深切忧伤和爱国情怀的杰作。诗中的“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
首联“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通过“行吟”、“坐啸”等动作描绘出诗人的孤寂和哀愁,这些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美丽景色中沉思或表达凄凉之情。这里,“独悲秋”则表现了诗人面对一片衰败景象时的无助和绝望,而“海雾江云”的阴霾背景更增添了一份沉郁气氛,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浓厚。
颔联“不信有天常似醉,最怜无地可埋忧”,进一步展开了作者的心境。“不信有天常似醉”,借用的是张衡《西京赋》中的意境,将苍天比喻为醉酒,用以形容政府混乱、国家危机;而“我最怜无地可埋忧”,则引用仲长统《述志》,反用其意,表达了自己对于无法寻找安置的地方去寄托忧虑的心情。
颈联“荒荒葵井多新鬼,寂寂瓜田识故侯”,这两句充分体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死亡:“荒荒葵井多新鬼”,描述了一幅战乱后的凄惨场面,其中葵花因缺水而枯萎,与尸横遍野形成鲜明对比;而“寂寂瓜田识故侯”,则通过秦亡后东陵侯邵平沦为庶人在长安城外靠种瓜为生的故事,揭示了战乱之后许多王公大臣们所遭受的下落,无奈且沦丧。
尾联“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此句如同一声叹息,为全篇增添了一份哀伤之色。五湖即太湖,在这里被提及,是因为清兵入侵使得原本宁静美好的地方也变成了他们军队前线。在这样的背景下,“见说五湖供饮马”意味着这些地方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宁静,只剩下战士们使用这些地方作为补给点。而最后的问题“我身当万重山,不知世事如何?”。这种孤立无援的情感状态,加上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政治批判意义。
总结来说,《秋日杂感》是一部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大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以及丰富的人生经验,还传递出了他坚定的爱国精神与抗争姿态。在经历过漫长岁月后,这部作品仍然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让我们思考那些永恒的人性关怀与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