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中的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古诗文网人物的智慧之光

  • 名句
  • 2025年03月19日
  • 在碧云寺的静谧环境中,钱谦益笔下的丹青台殿层层升起,如同玉砌雕琢的景致,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要一路攀登至顶。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掸灯,这幅画面如同亲眼所见一般生动。在丰碑巨刻书元宰的石刻下,我们仿佛能听到古人的足步声响,而碧海红尘问老僧,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宁静。 当礼罢空王三叹息时,那种无奈与哀伤似乎也随着空气中的浮动而散去。而自穿萝径拄孤藤的情景,则像是一首诗中流露出的深沉情怀

碧云寺中的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古诗文网人物的智慧之光

在碧云寺的静谧环境中,钱谦益笔下的丹青台殿层层升起,如同玉砌雕琢的景致,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要一路攀登至顶。禁近恩波蒙葬地,内家香火傍掸灯,这幅画面如同亲眼所见一般生动。在丰碑巨刻书元宰的石刻下,我们仿佛能听到古人的足步声响,而碧海红尘问老僧,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宁静。

当礼罢空王三叹息时,那种无奈与哀伤似乎也随着空气中的浮动而散去。而自穿萝径拄孤藤的情景,则像是一首诗中流露出的深沉情怀。钱谦益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勾勒出这幅图画,还以深邃的情感赋予每一个角落生命力。

此外,对于钱谦益本人,我们可以这样了解:他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散文家和诗人,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著称。他生活在江苏常熟,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进士,并曾任编修、礼部侍郎及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务。不过,他也因为政治原因被革职,但后来又担任南明弘光朝的礼部尚书。在顺治三年(1646)辞归后,他继续潜心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从子、史到文籍,再到佛藏都有涉猎。

他的文章论诗充满了批判精神,尤其是在对待明代复古运动时,他坚持自己的立场,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