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创业者三次失败的物品启示挖掘创业故事中的宝藏教训
李克,一个经历过三次创业失败的80后大学生,最终找到了他的成功之路——家电清洗。在短短三年时间内,这家公司从最初的2万元投资迅速增长到数百万元。最近,李克向记者分享了他创业过程中的辛酸与快乐、经验与教训。
目标:在股市上市
2006年,李克创立了郑州蓝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清)。到2009年,公司营业额已经突破300万元,净利润超过150万元。企业快速增长和良好的行业前景为李克提供了成为行业巨头的信心。“很快,我们将准备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这个1981年的青年人坚定地表示。
蓝清起初主要业务是家电清洗,现在则重点转移到带电清洗,因为这才是利润增长的关键所在。李克解释说:“带电清洗是一种利用特制专用剂,在各种精密电子设备、电力机械等正常运行状态下直接进行的专业级别的洁净工作。这不仅仅是为了对这些昂贵设备进行保养,还能防止漏电、短路、信号弱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比如河南省委、小浪底枢纽管理局等多个单位,他们都需要我们的服务,比如交换机和移动基站内部容易积聚灰尘通过我们的服务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故障。”已经尝试并获得成功后的李克认为,这是一个竞争相对较少但潜力巨大的领域。此时,他对于蓝清未来的规划已在脑海中成型。
兼职启发创业梦想
在三年内,公司地址更换了三次,也标志着三个不同的阶段,从居民楼到办公楼,再至于现在位于繁华地段国贸中心的大厦。站在第22层办公室里,回顾过去六年的创业道路,可谓曲折坎坷。
2003年大学毕业后,李克选择自己开始商业活动,而这个决定来源于他大学期间的一份打工经历。他暑假找到连锁店避风塘当服务员,不料因为工作出色被提升为领班,并且允许他白天去学校学习晚上继续工作。这种经历激发了他追求独立生活和自主经营意识,“正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之后,他开设了一家茶餐厅模仿避风塘模式,但最终由于合伙人的问题导致第一次创业失败进入两年的低谷期。在茶餐厅经营兴旺时,一位投入80万希望合作的人物出现,但他们之间经营理念不同,以及那个合伙人有强占欲,让商店逐渐冷落,最终以300元净利润结束事宜。
“当时,对于这次合伙我竟单纯地连合同都没签。” 李克感慨道。这次失敗让他变得一无所有,每天大把大把掉头发,是一种煎熬和委屈填满他的脆弱心灵。但随着时间流逝,他又尝试开办饭店和烟酒店,都以小规模投资而告失败。
绝境发现新机会
经过几番挫折后,当看到居民寻找家电维修服务信息时,他感到这是一个新的商机。他先研究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然后实地考察市场需求,在确定其可行性后便深入学习基础知识了解家庭电器结构及维修技术。一旦拥有项目及技能,就开始筹集资金,这一次做得更加谨慎,与一位理解支持者共同合作,并详细制定合同条款,以确保双方责任义务明确无误。
2006年启动营业,由于没有足够资金,只有三个员工跟随,将传单放在街头巷尾,在各个小区活动跑分销点推广产品,一边看营销光盘一边现学现用。一周内完成首笔交易——40台空调整体专业维护。那份微薄收入给予了他信心——我的项目真的有市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李克相信坚持就是胜利。他常言:“很多初出茅庐的小伙伴们往往牺牲在成功前夕,因为他们没有再走一步。”因此,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或挑战,他总是尽量保持冷静,不轻易放弃,有时候甚至会变身为逆境中的机会,如今他的努力已付诸实效,为未来奠定坚实基础。不过,即便如此忙碌也无法阻挡他的步伐,或许只有更好地管理人才资源才能帮助企业真正腾飞。而对于那些想要加入这一旅程的人来说,无疑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