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学唐诗三百首我和小伙伴们一起背唐诗从初学到惊喜
记得我们班里有个小朋友,名叫李雷,他特别喜欢诗歌。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我想学唐诗三百首,你能教我吗?”我被他的热情所打动,便答应了他。
那天下午,我们在教室的角落里坐下来,我拿出一本唐诗选开始翻阅。李雷的眼睛闪闪发光,仿佛看到了无限的宝藏。他问:“老师,这些都是古代的大作家写的吗?”我回答说:“是的,他们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生、社会和自然。”李雷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我们开始学习。
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会一起背诵几句。我会解释那些复杂词汇和典故,让他理解诗歌背后的深意。而他呢,也会带着自己的见解来讨论,每次都让我惊喜不已。比如,有一次我们读到杜甫的一首《春望》,其中提到“衣冠冑戈兵不血刃”,李雷突然插话道:“这句话表达的是什么呀?为什么要这样写?”
当时,我还没准备好答案,但他的问题促使我更加深入思考。这也是唐诗之所以经久千年的原因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智慧和感悟的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小学生也逐渐掌握了一些基本功。但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从这些古老而又现代的话语中汲取力量。他告诉父母,他因为唐诗改变了心态,从此变得更加乐观。在课堂上,当其他同学们玩耍的时候,他却常常独自坐在角落,用手指轻轻地划过书页,那是多么神秘而庄严的一幕啊!
这个过程对我来说也很有意义,因为它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教育之美。我意识到,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应该激发孩子们探索、思考和创造的心灵火花。通过与唐诗三百首相遇,小朋友学会了欣赏生命中的细微之处,也学会了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心理素养。
现在,每当看到孩子们集体朗诵或是在课间互相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小短篇,就好像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情景,那份纯真的快乐是我始终难以忘怀的一段美好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