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拉面的生意竟然做到了90亿的辉煌仿佛这碗简单的拉面也能激发人心中的无限创业故事征文
在上海市淮海中路金钟大厦31层,味千拉面中国总部的办公室内,一群穿着西装革履的人士聚集在桌上。他们围绕着热气腾腾的两大碗汤面和几个空碗,热烈地讨论着。“我们开始吧。”一位戴银框眼镜、卷发披肩的中年女士提议,服务员们便开始将每个空碗里盛上面条,每个人也纷纷端起品尝。顿时,办公室里回荡着碗筷碰击声和人们吃拉面的特殊声音。
这位女士名叫潘慰,她是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主席兼行政总裁。这群吃面条的人,就是味千中国高层人员。这道品尝面条的过程,是对半年更换一次菜单,每年菜品更新率高达40%的味千拉面的必需。此刻,他们手中的这碗汤面,或许很快就会出现在你家楼下味千拉面的新产品菜单上。
“你们觉得哪一碗好?”潘慰一边咂嘴,一边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第二 碗更好,它不仅香,而且有深度,不仅吸引年轻人,也能让老年人喜欢。”
十年的快速扩张
潘慰一直追求的是一种健康快餐,即使它是一种传统中国美食,但她认为它并不完全属于中餐,而是一个介于西式快餐和传统中餐之间的“快速休闲餐厅”。对于这种不同风格,她说:“西式快餐是饭等你来,而我们则需要等待那份饭。”
10年前,当第一家连锁店在深圳开业时,就已经设立了一个食品加工厂——中心厨房。1999年,又在上海兴建了一家中心厨房,为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提供产品。目前全国167家门店都使用同样的原料,并且采用工业化生产线进行煮制,使得每口大锅里的6个笊篱可以自动定时浮出水面。
所以潘慰自豪地说:“我们的所有门店100个菜品,每一块肉、一片蔬菜,都是一模一样。”
凭借特别市场定位和标准工业化生产,在经历最初7至8家的稳步发展后,从2003年起,味千进入高速扩张阶段,每年以20到30家的速度增加新门店。不知不觉间,它们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出现各大城市。
192倍超额认购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潘慰考虑到了通过上市融资以图发展。当时许多风险投资从科技、媒体、电信等行业转向盈利丰厚且增长迅速的餐饮业。但是,对于这些风险投资机会表示谢绝,因为他们认为公司现金流充裕,不需要外部资金支持。
2007年的初期,基于国际资本对中国消费概念追捧之力,以及当初基金经理曾经与其品牌建立联系的事实,最终成功登陆港股获得192倍超额认购,以2.5亿美元完成融资。在推介过程中,其国际发售部分获得了大量投行热捧,这使得公司成为首家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并成功打破僵局的一家连锁企业之一。
特许加盟开放即将启动
尽管特许加盟开放计划已被确定,但具体条件尚未公开。在招股说明书披露之前,还没有详细信息泄露给公众。而随着公告发布,加盟管理系统合作伙伴日本公司与其共同开发,加盟权计划逐渐明朗化。不过由于过往直营模式以及对质量控制上的担忧,加盟权仍旧受到严格限制,只允许拥有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及流动资金600万元的大型企业申请加入。同时区域性加盟也成为了其特色之一,即加盟者必须承担整个区域经营管理任务,这种模式尚属创新试点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