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创业故事绿豆饼的排队热卖背后
在校大学生创业故事:绿豆饼排队热卖背后的猫腻
武昌中南路、徐东、青山沿港路、江岸利济北路、汉阳钟家村等地的绿豆饼店前,同样的排队现象令人惊讶。这是近年来继“掉渣烧饼”、“公婆饼”排队风之后,江城再次刮起小吃排队风。不过,经调查发现,这排队的背后,竟有不少猫腻。
顾客多系跟风购买
通过走访多家绿豆饼店,我们发现店面并不大,大约只有20平方米。在中南路一家绿豆饼店,大多数顾客表示,他们还没吃过,“每次路过这里,都见有人排队。既然有人排队,东西肯定好吃。”其实,绿豆饼如包子大小,面皮里包着绿豆沙,口味略淡,味道无甚特别。
“限时抢购”营造紧俏氛围
除了打出“每人限购2斤”的招数外,还实行“限时抢购”。在徐东附近的一家绿豆饼店门口写着“周六、周日上午10点——12点,有红豆饼有售”。在该时段看到的排队的人数比平常翻倍,有20多人。“这个红豆饼平常都没得卖,我很想尝一下。”一位女士说。据一位从业者介绍,由于生产过程需要40分钟才能制作完成,每锅仅能供应四五个顾客,这也可能是导致热销的一个因素。
业内人士介绍,说这类商品热卖归功于营销学中的“限量法则”,即提供者故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制造供不应求气氛,并激发顾客好奇心和追求独特性欲望。这种策略被称为“有限资源理论”。
还有一些不寻常的情况出现。在4月15日晚上8:30,在徐东附近的一家绿豆饼店门前已没有了白天的拥挤,只有一名短发女子趴在窗口,看似是在等待新鲜出炉的绿豆煎餅。一旦有顾客上门,她便闪到一边。不久后,一群五六人的行列形成,此时她也和其他客户一样坐在专为此设置的小板凳上。杜小姐,在武昌另一家的烘焙坊曾几度购买过这些煎餅。她告诉记者:在那些长时间候选的人群中,她总能看见一个身穿简洁服装、中年男子,他似乎一直忙于向人们展示这些小食物所具有的健康益处。他甚至会主动与随机挑选出来的人交流,让他们了解如何准备这些食物,以及它们对身体健康带来的积极影响。但事实证明,这个人并非消费者,而是一名专业推广员,其真正目的并不只是分享知识或帮助他人,而是为了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并增强产品品牌形象。
因此,当我们站在这样的长龙前,或许应该冷静思考一次:是否真的值得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追逐一个看似稀缺但实际上并非特别珍贵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