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拔剑四顾心茫然

  • 名句
  • 2025年02月23日
  • 辛弃疾:拔剑四顾心茫然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他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右承务郎、知广德军通判。 他主张抗金并提出恢复失地的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在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后,再次提出了恢复国家统一的计划,但均未被采纳。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辛弃疾拔剑四顾心茫然

辛弃疾:拔剑四顾心茫然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他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右承务郎、知广德军通判。

他主张抗金并提出恢复失地的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在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后,再次提出了恢复国家统一的计划,但均未被采纳。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并在各地上任时认真革除积弊,整军备战,但遭遇多次投降派掣肘,最终在镇江府任上被韩侂胄所忌而落职。

尽管如此,他对抗金的热情和壮志从未减弱。在晚年,他曾经力主伐金,但最终因权相之争而未能成事。在他的词作中,以豪放为主,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名篇。他以独特的“稼轩体”著称,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之一。

然而,在他的一生中,也有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曾长期闲居于带湖和铅山瓢泉期间,因忧愤早逝,而没有机会将其抱负付诸实践。这一点让后人对于他的才华和壮志感到遗憾,同时也更加珍视他留下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legacy.

猜你喜欢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