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清光幼儿启蒙唐诗30首中的中秋月与暮云收尽溢清寒一词之美二意相生遥想唐代诗人的笔下画面如同活灵活

秋月清光幼儿启蒙唐诗30首中的中秋月与暮云收尽溢清寒一词之美二意相生遥想唐代诗人的笔下画面如同活灵活

中秋月(暮云散尽露清冷)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暮云散尽露清冷,银汉无声转玉盘。

拼音解读:

mù yún sàn jìn lù qīng lěng ,yín hàn wú shēng zhuǎn yù p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

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在此期间,他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政治能力,为后来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还曾担任过知江陵府、知杭州等职务,在这些地方他都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文学创作和艺术表达,同时也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如《水调歌头》、《赤壁赋》等,都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他的生活中,无论是在诗词创作还是在政治活动中,他都展示出了超凡脱俗的才华和卓越的人格魅力,让后世难以忘怀。这位伟大的文艺巨匠,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间,因为他所传承的是一种精神与智慧,是一种对美好生活追求与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