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清光幼儿诵读版云消星稀溢寒露
中秋月(暮云散尽溢清凉)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暮云散尽溢清凉,银河无声转玉盘。星辉闪烁,映照着这轮圆润的明月,它如同一位慈祥的母亲,将温暖和光芒洒向大地。夜空中,不仅有月亮,还有流星穿梭、飞鸟鸣叫,他们都在为这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增添色彩。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佳节,也是对古代文人墨客情感生活的一种回忆。在这样的夜晚,我们仿佛能够听到远方书房里苏轼先生挥毫泼墨的声音,他用自己的笔触捕捉了这一刻最纯真的心境和景象。
苏轼(1037─1101),不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造诣,被后世尊称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生,他出身于一个文化教养颇高的地主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他的文学生涯中,有着许多著名诗篇,其中《水调歌头》、《赤壁赋》等作品至今仍广受欢迎。他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而他对自然之美尤为敏感,这也体现在他写下的许多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如《江畔独步寻花·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杏花村”、“西江月”中的“西江千里共婵娟”。
苏轼不仅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政治、学术、艺术甚至是日常琐事,都能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去面对。他的一生充满了挫折与磨难,但却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的心态,对待生命充满热爱,对待世界充满好奇。
今天,当我们坐在窗边,看着那轮圆圆的大月,我们仿佛能够听见远处响起了一首古老而又新鲜的声音,那就是苏轼先生用过的手稿纸张上所留下的文字,那些文字就像是一束束永恒之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