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如鹰越墙老妇如花出门看

  • 名句
  • 2025年02月10日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还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描写了自然风光,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战争带来的悲剧

老翁如鹰越墙老妇如花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还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描写了自然风光,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战争带来的悲剧。这首《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它通过对一个被强行征兵过程中的老夫妻悲剧的描述,揭示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损失。在这首诗中,“逾墙走”“出门看”的动作象征着逃避和关注,而“呼怒”“啼哭”的声音则表现出了生命对于自由与安全的渴望。此外,“室中更无人”“乳下孙”的场景,以及“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的情感表达,都体现了一种绝望和坚持,不愿放弃家庭责任,同时也无法避免命运安排中的悲剧结局。

此外,《石壕吏》也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通常用于纪念或讽刺某些事件。在这首诗中,“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形成了一种比喻手法,用来形容战争对家庭带来的毁灭性影响。而最后两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则用比喻的手法,将离别的情感转化为一种永恒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远而沉重的情怀。

总体来说,《石壕吏》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深刻寓意的小型组诗,它以极其简洁但又富有力量的话语,为后世留下了一幅生动的人民生活画卷,同时也传递了对生命尊严和家庭温馨的一份哀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其才华横溢,更展示了他敏锐洞察时代变化并勇于抒发公愤的心态。在今天,我们可以从这首作品中汲取到关于正义、爱情以及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启示,并继续思考如何在面临困难时保持希望与坚韧不拔的心态进行抗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