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短篇小说中的不缺爱的孩子们
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现在是发试卷的时候。当班长安笛把试卷递给罗樱时,罗樱依旧一脸云淡风轻。她从书包里抓出口红,在试卷顶端那个数字——“10”后面,郑重地加了一个零,然后又把口红伸向了嘴唇。
顷刻间,安笛感到一阵急促的心惊肉跳,不是因为她这个举动,而是因为,自己这样一个公认的好学生,竟然会对罗樱的叛逆产生羡慕。
安笛从未怀疑过自己是个好学生。父亲在世时,如果自己的成绩没有考到90分,就会被关进地下室。父亲去世后,母亲更是变本加厉,上次因为数学考试失利,安笛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
安笛家很穷,学历不高的母亲只能去给人当保姆。而自己,只能很用功地读书,以换取奖学金。这不仅是奖学金,更是生活费,如果没有,那生活就很难支撑下去。
于是,一切都围绕着学习转,这成了什么都不会只会拼命读书的好学生。我,是这样的孩子,我和罗樱那么相同,却又那么不同。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着无法触及的一层距离。
“我要离家出走了。”正在埋头苦做练习的我被罗樱这句话吓了一大跳。“什么?离家出走?”“对,我爸整天不回家,只知道工作。我得给他点颜色瞧瞧。”我听完这些话,不禁有些心动,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下,因为我的世界已经被压力所填满,而那份压力是我坚强背后的秘密武器。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发现了一个信封,这个信封关系到全家的生计。一瞬间,我意识到了家庭中隐藏的问题,以及我一直以来的处境。那份无尽的压力让我开始质疑一切,从而激发出了内心深处渴望改变的声音。
终于有一天,当我站在化妆品店门口,看着橱窗里的最新款口红——就是罗樱那一支时,我做出了决定。在夜晚悄悄将它放在抽屜里等待机会,最终在妈妈收拾房间时,她发现了这支口红,并且明白了我的意图与感受。这场小小的反抗让我们母女之间出现了一丝裂痕,但也打开了沟通之门。原来我们的爱不是缺乏,而是在于表达方式上存在误解与隔阂。我意识到了这一点,便立即写信邀请她回来:“回来吧,我们从来都是不缺爱的小孩。”
随后,无论如何努力工作,都不能替代那些温暖的情感和理解。自此以后,无论何种形式或名义下的教育,都再也不能掩盖我们彼此真正需要的是亲情和理解。在这个自然赋予生命力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珍惜、尊重并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我们的故事成为别人的启示:尽管曾经迷失方向,但只要真诚相对,我们便能找到归宿,最终证明,从来都是不缺爱的小孩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