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故事案例最近80后美女老板回乡打造花果山传奇
好好的老板不当,秦娥犟着回乡创业。十多岁时,她就跟着父亲在家里学做生意,卖些日杂用品。2004年,她随打工的人潮来到广东中山。她头脑灵活,肯吃苦耐劳,在工厂工作,搞百货批发,并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她又专门去学习美容美发,在中山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由打工妹变成了真正的老板。
出门多年,但她始终挂怀家乡的那座座青山和那里淳朴的乡亲们。“我家乡相邻的几个村是最典型的山区,山连着山,山脚下是一片片肥沃的土地,而且就在城郊,区位优势明显。但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没能使大家脱贫致富,村民们还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谋生。”留在家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有很多田地都荒芜了,让人心疼!
秦娥看到了一个有机蔬菜专卖店,他们价格是别处两倍,但他们的蔬菜却供不应求。她感叹:“我一想,我家乡那么好的条件,那些田荒了怪可惜!而且我们那硒含量特别高!”前年,她把店子转让给亲友打理,然后火速赶回准备自己创业。
她的理想,是在小李线沿线几个村开拓一片“世外桃源”,发展综合种植旅游产业。不顾别人的冷嘲热讽,她默默培育出了“引窝蛋”。她挨家挨户地串门寻找合伙人,最终找到了几个思想开放年的青年愿意和她一起发展。
说干就干。她带领公司几个人赴各地考察学习有机蔬菜、精品水果种植技术。在示范种植订单辣椒后,一车车辣椒从村里运出,一叠叠钞票装进了秦娥的手提包。村民们纷纷投来羡慕目光。一年示范后,他们看到了种植订单辣椒是一个不错致富门路。
去年自然灾害严重,加上高温高湿天气,对辣椒生长期造成巨大威胁,但小垭门村种植的辣椒每亩纯收入达到了2000多元。该村精准扶贫对象孙国斌腿脚不便生活贫困,他抱着试试看态度种了6分田辣椇。他摘完四次之后得到了1700多元,这样他没有再摘第五次,只说已经够了!今年他将全部田地种上辣椇。
在发展辣椒产业同时,也初具规模的是她的四季水果采摘园。在草莓园采摘草莓的人络绎不绝。周末来自长梁天生的张先生带孩子专程过来摘草莓,说这儿的地道特别好吃,有几个品类,每个品类味道各异。他尝了一下说名不虚传!现在已有一筐被摘走,还有杏子、葡萄、李子、韩国梨等初具规模。此外还有500亩黄桃预计14个月即可挂果。
如今,有100多名农民跟随秦娥做事,大部分是50岁以上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还有聋哑人和残疾人,每天能在家门口挣60元工钱,他们很开心。而秦娅正在油牡丹花盛开时期表示:“油牡丹是高价值经济作物,我还要带领大家大力发展!”
未来几年,要在小李线沿线几个荒山荒田里大量种植花果树,并开发采摘体验休闲旅游产业,以此为手段带动附近居民共同致富。这就是80后的女孩如何用智慧与汗水铸就传奇故事的一部分——回到故土,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为梦想付出最大的努力,不畏艰难险阻,将无数个“花果”点缀成整个“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