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学生老板的IT公司奇迹

白手起家创业故事学生老板的IT公司奇迹

我,一个仅仅20岁的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专业2007级学生,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学生老板”。在大三时,我创立了IT公司,经过一番努力,现在我的公司季度创收达到了60万元,而我的个人月收入竟然超过了2万元。

记者采访的时候,我正忙着准备期末考试,还要到红旗河沟的一家公司去洽谈业务。面对记者的要求,我连喊没时间。我知道自己的生活节奏可能会让人感到匆忙,但这就是作为既是学生又是老板的大男孩的日常。

最终,在江北谈业务之前,我挤出半小时的时间接受了采访。在那短暂的交流中,我聊起了全委会《决定》中的十件民生“大事”,我觉得政府对于微型企业发展给予的支持非常好,如果当初有这样的政策支持,那么今天我的公司规模可能还会更大。

我一直是一个电脑发烧友,从初一开始学电脑,初二就开始学习编程,而且大学学的是软件专业。这让我在校内外都有了一定的优势。当我大一时,与四位同学一起,我们向家里借了5万元资金,在校内成立了“依颂”电子商务工作室。我任负责人,我们没有自己的办公场地,只能设在寝室,同时使用自己的电脑作为工作设备。

尽管如此,我们依托这个工作室,不断接收订单,并开发了一套优秀的电子商城支持软件。但我们并非是一帆风顺。网店长期亏损,一次进18000元服装,没有卖出去几套,最终不得不以25万元价格将自己开发的源代码卖掉给北京的一家公司。虽然这样做赚取了一笔钱,但也意味着我们的梦想受到了挫折。

但是,这个经历并没有阻止我继续追求我的梦想。在两年的经验积累之后,大三时,我再次尝试,创立了“七腾”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这一次的事业不同于过去,由于更深入的人脉和资源积累,以及更加明确的问题意识,“七腾”迅速扩展其服务范围,涉足包括金融、零售、制造等多个行业,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功,每季度都能实现60万元左右的收入,而我个人每月收入超过2万人民币。

虽然现在我的事业已经小有成就,但回顾起那些年轻时创业的小插曲,我仍然充满遗憾。“如果当初我们能够坚持不 sells 商城系统,说不定现在我们已经做成了重庆版京东。”但现实是残酷无情,有时候即便拥有卓越产品,也因为缺乏资金而无法真正实现价值。不过,现在市里的政策对于微型企业提供更多支持,比如财政和税收方面,这为大学生创业减少了一些障碍,让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