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达人的创业故事俞敏洪警醒大学生非盲目就不成事体
俞敏洪:我认为要理性的看待是否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人这一辈子如果没有一次创业的经历,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现在的大环境是,面对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就拼命地鼓励在校大学生去创业,这实际上是不合理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对于行业的了解等等都不成熟,在面对创业困难的时候,他们的人生经验还不够成熟,所以,我并不支持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走向创业。
我研究了很多国外教育体制,没有发现一个像美国那样充分鼓励学生开公司的地方。提到创业,人们总会想到比尔·盖茨,他在车库里开发出微软,但这样的天才是少数。在全世界,只有极少数人能像他一样成功。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看待大学生的创业行为。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立即进入商界带来了几个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它冲击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因为大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社会现实、认真研究和深入学习的地方,而中国高校中流行着一种风气,就是学生一上高中就会开始计划如何赚钱,从而忽略了学术课程和个人成长。
另一方面,尽管学习至关重要,但实际操作能力更为关键,一定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积累经验。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什么是在学校里应该学到的,以及谁能帮助我们解决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数老师都不是自己曾经从事过企业管理的人,现在他们往往被企业家请来教授这些内容。我每次讲话都会给予警告,不要一踏出校门就急于求成,除非你就是比尔·盖茨那样的天才。
失败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当发生失败时,大多数学生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寻找改进之道,而是责怪社会,说这个社会太黑暗、不公平,将资源集中给少部分人,这一点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有些人也倾向于归咎于与他们一起工作的小伙伴们懒惰、贪婪或者缺乏合作精神,从此失去了信任其他人的心态。
这种情况下,当年轻人失去对社会和他人的信心时,他未来的机会又会剩多少?许多刚毕业直接进入商界但最终失败的人们,对未来既无希望也不愿意再次尝试工作生活。所以,我认为毕业后的青年应先通过工作来积累经验,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挑战,并保持信念。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加入我这里进行实习,我可以亲自指导他们,用言传身教的手段让他们理解如何处理各种困境,并学会成为领导者——那种大家都尊敬的人物。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是一个奋斗的一生,可以分为琐碎和伟大的阶段。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并拥有善良的心灵,我们一定能够把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堆砌成一个传奇。但如果你每天只是度过,每天都没有目标,那么你的整个生命将永远只是一串琐碎的事物。我希望你们所有同学,都把你们每天普通日子的精华变作一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