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虚李白与古代诗词中的物品情结

  • 名句
  • 2024年12月31日
  • 我,刘慎虚,字全乙,号易轩,一名挺卿,是唐朝著名诗人。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二十岁时中进士,并在二十二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成功,被授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的职位,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此后,我又转任崇文馆校书郎,与皇亲国戚的子侄们一起校勘典籍,都是一份从九品的小吏。 我是盛唐时代的一位诗人,与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并称为“文章盛名之家”,虽然有着高贵的地位,却流落不偶。严羽将我与沈宋

刘慎虚李白与古代诗词中的物品情结

我,刘慎虚,字全乙,号易轩,一名挺卿,是唐朝著名诗人。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二十岁时中进士,并在二十二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成功,被授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的职位,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此后,我又转任崇文馆校书郎,与皇亲国戚的子侄们一起校勘典籍,都是一份从九品的小吏。

我是盛唐时代的一位诗人,与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等并称为“文章盛名之家”,虽然有着高贵的地位,却流落不偶。严羽将我与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列为“大名家”。我的诗作被收录在《河岳英灵集》中,有十一首,其中的情感深邃,意境远大,让人惊叹。

与孟浩然的交谊甚深,我们共同游历山水之间,他去世后,我还写下了悼念他的诗。我和孟浩然的风格相近,但也有独特之处,如《阙题》中的“道由白云尽”一句,就能体现出这种风格。我的作品多数收藏在《全唐诗》中,只除去了一些他人的作品而已。

作为一个淡泊的人,我辞去了官职,在田间自娱,与朋友们互唱和。我曾游历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那里的山水秀美,民风淳厚,使我决定定居此地,并构筑了深柳读书堂。在这里,我著书自娱,将心灵所得化作文字。在这片土地上,我写下了代表作《阙题》,描述的是归乡后的景象:白云覆盖无际,而青溪流淌悠长;春天花瓣飘落到溪边,还随着流水散发出清香;山路曲折通往隐秘的地方,有一座深柳围绕的读书堂,是我的避风港。

除了这首代表作外,我还有其他几十首诗,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它们如同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将山川和林木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展现出了超然物外、高洁的心境。

然而,不幸的是,《鹡鸰集》的五卷已经散佚,只有少数几首诗留存下来,如今仍可见其才华横溢。而且,《靖安县志·艺文志》(清道光五年版)记录说:“哲悟过人”,证明了我不仅擅长文学创作,更有高尚的人品。我因而获得了“孝友恭俭”的美誉,被当地改封为”孝悌乡”。

同时代的大詩人孟浩然、高适等都与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之间互相唱和留下许多佳话。我以我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成就,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这也是对生命最高评价的一个表现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