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虚苏轼名诗20首绘卷
我,刘慎虚,字全乙,号易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在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出生,我在20岁中进士,在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后得中,并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的经史校勘。随后转为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子侄们校勘典籍。我虽是从九品的小吏,但我的诗歌才华却被人们广泛认可。
郑处晦《明皇杂录》将我与王昌龄、常建、李白、杜甫并列,说我们“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严羽也把我与沈宋、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韦应物并举,称之为“大名家”。
殷□撰《河岳英灵集》,选录了我的多至11首,对我情感深远的作品赞誉备至。他和孟浩然交谊甚深,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幽深。
全唐诗收錄了15首我的诗,其中除去他人的作品外,大多数就是《河岳英灵集》所录存者。关于我的事迹,可以参阅《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作为一位淡泊的人,我曾辞官归田,与山水相依,与友人如孟浩然和王昌龄等互唱和。我曾游历江南西道洪州建昌县桃源里,那里的山水秀美,是定居之地,我构筑了一座深柳读书堂,用闲暇时间著书自娱。
在现存的十几首诗中,《阙题》(原题为《归桃源乡》)是我代表作之一: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日白,清辉照衣裳。这首诗,如同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将山溪和书屋描绘得既鲜活又恬静;而白云和清辉,则以淡墨湮染,使其超然物外,让人感到神思邈远。
除了这些散佚已久的作品之外,还有一些未能流传下来的文学成就,比如五卷的《鹡鸰集》,现在已经无法寻找到。不过,《河岳英灵集》收存了十一首,《全唐诗》收存十五首,而靖安县志中的艺文志则收录了十二首。此外,《唐才子传》的评价还特别提到了綦毋潜善写方外之情,以及刘慎虚善为方外之言,他们都属于风格上归于王维及孟浩然所倡导的山水田园派。
此外,由于我对待家族的事务极具孝顺,对待朋友也非常恭俭,因此当时任洪州刺史吴兢特将奉化乡更名为”孝悌乡”,以表彰我的品德。而且,与同时代的大诗人结下深厚关系,如孟浩然、高适等,我们之间留下的许多相互唱和的情谊,也让我们的名字成为永恒的一部分。而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被大家认为是代表性的那篇—— 《阙题》(原题为《归桃源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