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的梅圣俞诗集序唐诗三百首全集完整版
在我所闻之世,人们常以为诗人生于贫穷而终老于无闻,其实不然。世上流传的诗歌,大多出自古代贫困者之口。在士人的生活中,有些人将他们所有的才华和智慧,而不能施展于世间,他们往往选择放纵自己,在山川之间,观察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形态,从中探寻奇特之处,内心积蓄忧思感愤的情绪,这些情感往往以怨恨和刺激来表达,以此来抒发羁旅臣子、寡妇们难言的心声。而写作这些深层的人情。愈是贫穷,就愈显得工艺精湛。因此,不是诗能使人贫穷,而是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被逼至极端境地的人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我朋友梅圣俞自小便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的仕途却屡遭挫折,一直担任吏员,每次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十几年如一日。他五十岁时依旧从事文书工作,为别人做佐理工作,他心中积蓄已久未能施展,也无法见功效。他家乡宛陵,从小就喜欢写诗,即使童年时期他的一语惊叹长辈。这后来长大,他学习了六经仁义之道,其文章简约纯粹,不求苟同俗世。
人们只知其为好诗而已。但在那个时代,没有贤明或愚昧的人,没有不向梅圣俞请教;梅圣俞本身也认为自己命运多舛,只好乐于文字,因此他平生的作品特别多关于这类题材。
尽管如此,那时候并没有有人向朝廷推荐他的作品。如果能够把他的作品用于朝廷,用以赞颂雅颂,或用以咏叹大宋国家的伟绩,并推荐到清庙,那么与商周鲁颂相比岂不是更加壮丽!然而,他却因老迈而未曾有志,再次陷入了困顿,与虫鱼草木共存,而只能发泄自己的忧思和感慨。不仅如此,还有一种讽刺的是,他们喜爱他的才华,却不知道他正面临着逐渐衰老且无望的一生!
所以,我们必须珍惜梅圣俞那样的才华啊!虽然梅圣俞的诗篇众多,但他自己并没有整理收集起来。那位谢景初,是梅圣俞妻弟子的儿子,他担心这些作品会因为太多而容易丢失,所以从洛阳至吴兴期间选出了其中最好的部分,将它们编成十卷。我曾经非常欣赏梅圣俞的诗,但遗憾的是,我无法完全收集到所有佳作,所以当听说谢氏能够分类整理时,我非常高兴,便帮忙序列化藏匿起来。
后来的十五年里,梅圣俞在京师去世,我悲痛万分,对他铭记不忘,然后又要求取回其遗稿千余首,并将之前保存下来的旧作合并,最终总共选出了六百七十七首,最终编成了十五卷。我对待这些文学评价得很详尽,所以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欧阳修序事毕。此外,由于字数限制,此文已经省略了一些内容,请参考完整版本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