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华文言文大全300首序言
在我所闻之世,人们常以为诗人生于贫穷而终老于无闻,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准确。世间流传的诗歌,大多出自古代那些生活困顿的人们的笔下。凡是这些士人,他们都怀揣着自己的才华和感慨,而不能施展于世上,就喜欢把他们的忧思感愤之情绪发泄到山川之间,观察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以此探寻它们的奇特之处。在这过程中,他们往往积累了许多难以言说的深情。
愈加贫穷就愈显得更加工整。这说明并非诗歌能够造就人的境遇,而是那些遭遇困顿的人们才能写出更为精妙的诗篇。
我的朋友梅圣俞,从小便依靠庇护官职补授吏员,一直努力进士考试,但每次都被有权势的人压抑在官僚体系中,长期困居州县。如今,他已五十岁,还不得不应对各种考书,为他人做佐理工作,将自己心中的才华束之高阁,不得施展于事业中。他家乡宛陵,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诗词,从童年起就在长辈面前展示惊人的才气。长大后,他学习了六经仁义,并且他的文章简约纯粹,不追求过时流行的潮流与套路。
人们只知其名,却不知其详。此外,虽然当时并没有推荐梅圣俞作品给朝廷使用,但王文康公曾经见过他的作品,对其赞叹道:“二百年来如此佳作罕见!”尽管如此,他还是未能得到推崇与提拔。如果梅圣俞能幸运地得到朝廷使用,那么他的作品可以作为雅集或颂歌,用以赞美大宋帝国功绩,在清廟中荐报,或许还能和古代商、周、鲁时代颂扬作者一样英勇何等!然而,如今他仍旧无法摆脱平凡,只好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在虫鱼草木之间,与羁绔愁苦感受相通。人们只喜爱他的技艺,却不知道他即将因年龄增长而失去更多机会!
可谓不值一提!梅圣俞留下的大量诗作,由他的妻弟谢景初收集整理成十卷。我早已欣赏过这些诗作,但却感到遗憾,因为我无法尽收其全。我很高兴谢氏能够分类编纂,使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我曾经序言并藏匿其中。而十五年之后,梅圣俞因疾病逝世于京都,我悲痛哭泣,并为他铭记,以索取家中的遗稿,最终发现有千余首,其中选取尤为优秀的一百七十七首,编成了十五卷。
哎哟!我对于梅圣俞的文学品味已经进行了细致研究,所以这里不再多说。在宛陵欧阳修撰写此序时,有一份敬意和深切感情赋予这份文字,使它成为一个承载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宝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