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艾青倾听着毛文锡的心声
(约公元913年前后在世),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进士,后任后蜀翰林学士,升为内枢密使,加为文思殿大学士,拜为司徒。其后被贬为茂州司马。随着后蜀向后唐的投降,他与王衍一起入了後唐,与欧阳炯等人以词章任职于内庭。然而,一些当代学者指出毛文锡其实是在前蜀建立之前就已经去世。
在事实上,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承旨,并迁至礼部尚书、判枢密院事。在这期间,他又晋升为文思殿大学士并拜司徒,同时仍然继续判枢密院的事务。但他因与宰相张格和宦官唐文扆之间的权力斗争,最终遭到了贬黜,被降职到茂州司马一职。当前蜀灭亡之后,他归顺了後唐,但不久之后,又重新回到位于四川的新兴政权——后蜀中。他与欧阳炯等五位诗人因为他们的小词受到赞赏,由于这些作品多是供奉给皇帝内部的歌舞冶游内容并不高深,但其中有一首《巫山一段云》的咏叹之作,以景寄兴,“远风吹散又相连”,“朝朝暮暮楚江边”,展现了一种情感的流露,这首词至今依旧广受传颂。
此外,还有他的调长63字的《甘州遍》中的“秋风紧”一首,它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情景:“青冢北,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场面宏大而凄厉,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苍茫。这首诗开启了北宋时期边塞诗歌的一个先声。此外,如《醉花间》中的“休相问”、《更漏子》中的“春夜阑”以及《临江仙》中的“暮蝉声尽落斜阳”,都充满了清新的意境和可读性。
毛文锡留下的一些著作包括《前蜀纪事》2卷及茶谱1卷。而他的词汇共计30余首,其中有的见诸于《花间集》、《唐五代词》,展示出了他丰富多彩的人生轨迹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