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何处寻名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解读
春光何处寻?名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的解读
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却冻消全无。山陵间的雪消融了,露出了嫩绿的萱草。透过烂漫的春光,可以看到纤细的柳枝随风起舞。这幅景象,让人想要在这良宵夜中纵酒狂饮,一醉方休,然后高兴之余准备辞朝回家。皇帝召近臣晚入内殿,赐食,加上口脂腊脂,以感念皇恩泽,不敢随便走开。
此诗出自杜甫《腊日》,描绘了一幅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到来的温馨画面。在这样的时节里,人们的心情也逐渐转变,从寒冷和忧愁向温暖和希望迈进。
注:遥远;紫宸朝指宣政殿北曰紫宸门,有紫宸殿,即内衙之正殿;翠管为碧玉镂雕盛器;银罂指银质或银饰贮器。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号少陵野老,是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其作品被称作“诗史”。他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下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备受推崇。
猜您喜欢:
黄昏庭院柳啼鸦,
记得那人,与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
—— 《将苑·兵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