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七谏中的韵味
东方朔,汉朝词人,曾以其才华横溢而著称,但在他的一生中,却未能获得应有的重视。他曾对汉武帝陈述得失之计,但最终被视为俳优,而不是得到重用的谋士。
《七谏·初放》是东方朔的作品之一,它反映了他的哀愁与不满。诗中,他自嘲地描述自己平生孤寂,无力辅助自己的弱点,以及他忠言难入君耳的悲哀。
"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
言语讷譅兮,又无强辅。
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
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
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
诗人的自我评价显示出一种幽默和自知之明,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的绝望和对未来无可奈何的心情。
"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
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
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
尧舜圣已没兮,孰为忠直?"
诗人深感时代的荒诞与乱象,不愿意参与那些虚伪和欺骗的游戏。然而,他的声音却遭到了忽视,而那些权势滥用的人则得以昌盛。
"高山崔巍兮,流水汤汤,
死日将至兮,与麋鹿同坑。"
"块鞠当道宿,
举世皆然兮,余将谁告?"
面对这种社会现状,诗人感到绝望且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思想家,也只能成为旁观者的角色,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只能随波逐流,最终落入“麋鹿”(即野兽)同一坑的情境中。
这首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挣扎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是对于一个个体如何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寻求自己的位置和价值的一种思考。这就是《七谏·初放》所蕴含的情感与哲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仍然能够从这些古老文字中感受到共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