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故事一碗拉面做到90亿的物品帝国
在上海市淮海中路金钟大厦31层的味千拉面中国总部,一群身着西装革履的人士聚集在一间窄小办公室,围坐在桌旁。他们正在品尝两大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和几个空碗,热烈地讨论着。其中一位戴银框眼镜、卷发披肩的中年女士提议:“我们开始吧。”随后服务员将每个空碗里盛上面条,每个人也纷纷端起品尝,办公室里响起了碗筷碰击声和人们吃拉面的特殊声音。
这位女士叫潘慰,是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主席兼行政总裁。这群人就是味千中国高层。这道试吃面的过程,对于半年更换一次菜单,每年菜品更新率高达40%的味千来说,是每月都要频繁进行的工作。而这些手中的汤面,有可能很短时间内就出现在你家楼下味千拉面的新产品菜单上。
“你们觉得哪碗好?”潘慰一边咂嘴,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我倒是觉得第二碗好,第一碗只是喝进去觉得香,但是过去就过去了;第二 碟 的香味更醇厚,吃完了还留在喉咙间。不仅年轻人喜欢,老年人也可能更喜欢这种有内涵的。”
具有内涵的快餐拉面,这是潘慰一直追求的味千拉面品质。从一开始,就被定位为健康食品。尽管主要是中国传统美食,但按照潘慰的话语,味千并非完全属于中餐,而是在西式快餐与中式传统之间的一种“快速休闲餐厅”。对于中西差别,她有句著名论断:“西式快餐是饭在等你,中式是你在等饭。”而且巧妙地结合了营养、口感和速度。
10年前,在深圳开设第一家连锁店时,就建成了一个工业区扩建的大型食品加工厂,即中心厨房。之后珠三角所有连锁店产品,都来自这个中心厨房。而1999年的上海兴建了一家中心厨房,为华东地区提供产品至今,现在全国167家门店骨汤原汁、面条及原料都是统一生产和采购,只需后厨简单再加工工序即可完成。
这样的工业化煮面过程犹如生产线:成包拉面从中心厨房运来,每包放入锅里定时浮出水面的笊篱。一旦时间到,便由厨师将其倒入碗中,再加上调配好的骨汤勾兑,以及按比例调配的小料。一份完美无瑕的手工制作之作,上桌只需3分钟。
因此自豪地说:“我们全国所有门店100个菜品中的每一份分量、一口感都是一模一样。”
凭借特别市场定位标准化生产,在经历创业初期稳步发展后,从2003起进入高速扩张阶段,以20到30家的数量开出新门店,不知不觉间悄然各大城市出现。此外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还考虑上市融资以图发展,当时很多风险投资瞄准盈利丰厚增长迅速产业,如科技媒体电信等领域抽离转向餐饮业自然吸引风投关注。但潘慰谢绝一切风投融资理由充分:现金流充裕不缺钱何必稀释股份?
2007伊始登陆港股获得192倍超额认购2.5亿美元融资国际发售部分亦获大投行热捧。在推介过程当中美国某投行基金经理因偶遇南京路上的长队排列,无意发现公司潜力,最终成为认购者之一。当天成功上市交易成为首个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连锁企业打破僵局,并于2007九月五日发布半年度报告显示营业额41.6%增幅净利润91%,标志性突破为国际品牌铺路愿景谈判。此外创业至今一直直营模式但未来计划开放特许加盟以减少经营风险增加影响力最终确定条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流动资金600万元区域性加盟方式尚属尝试未公开条件待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