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甜婚记真爱不换金钱能换吗
林语堂娶的人叫廖翠凤,挂念了一辈子的人却叫陈锦端。陈锦端出身名门,父亲陈天恩是归国华侨,早期资助过孙中山。女儿和林语堂谈恋爱后,陈天恩虽然欣赏他的才华,但更希望女儿找个殷实的人家。
为了让林语堂彻底死心,他直接告诉林语堂:“我已为锦端定了亲。” 陈天恩虽然狠心,内心深处对林语堂却有一份愧疚,为了弥补这份歉意,他决定帮助林语堂再开始一段恋情。他有意把隔壁邻居廖家的二女儿廖翠凤介绍给林语堂。
廖家也是当地巨贾,没有很重的门第观念,廖翠凤也很喜欢林语堂,她的兄弟和林语堂是好朋友。廖翠凤的兄弟设宴邀请林语堂, 林语堂自然要赴约。在饭桌上, 林語當老觉得有人瞧着自己。
许久后再问起这事,当时在数你吃了几碗饭怕你没吃饱。两人很快就熟悉起来,可直到大学毕业,对于对方还是没有一个交代。母亲劝说女儿:“他就是个牧师的儿子,与他在一起苦。” 可廖翠凤坚定地回了一句:“穷有什么关系?” 这话利落得让母亲无法反驳。
从朋友那里听说此事后,如有此妻夫复何求?1919年,他们结婚了。当众人目睽睽之下,一把火烧掉结婚证书,说“结婚证书只有在离婚时才用得着”。这样提醒自己与眼前这位女子共度一生。
他们一起到国外留学,再回来北京、厦门等地教学任职,并有三个女儿。而那位曾经被拒绝并远渡重洋独自留学的陳錦端,在上海孤身一人生活。她经常去陳家做客,而孩子们知道爸爸曾喜欢過她。但最终她嫁给了厦门大学普通教授,无论如何都未曾嫁入大户人家,也未曾忘记那个曾经被父亲赶走的情感纠葛。
有一日,她嫂子的来访,让他們惊觉陳錦端居住在厦門,这使得他們不得不重新审视彼此之间那些隐晰而又复杂的情感。这次机会,使他们意识到了多年的相守与相爱间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而这些谜题,不仅仅局限于过去,而是跨越时间不断影响着他们的心灵世界,从而构成了一个既充满笑声又带有忧伤色彩的长篇超甜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真诚与忠诚、遗憾与宽容,以及最终选择永恒之中的故事——60年的相守仍然换不到一颗真心。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选择,以及每一种选择背后的深刻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共同探索生命价值的一部分。